换源:
节点一一
第一章:商潮初起 (1/2)

1990年,北京的春天依旧带着丝丝寒意,可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进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赵启轩,这位土生土长的北京爷们儿,每天清晨五点,便在朦胧的天色中悄然起身。他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了身旁熟睡的妻子林悦和孩子。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目光温柔地扫过家人的脸庞,满是眷恋与疼爱。简单洗漱后,赵启轩披上那件洗得有些褪色的军大衣,推起半旧的二八自行车,缓缓驶出胡同。

车轮“嘎吱嘎吱”地碾过石板路,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赵启轩瞬间清醒。街边的路灯散发着微弱光芒,与天上稀疏的星辰相互映衬。他的目的地是北京火车站,在那里,一趟列车即将载着他奔赴南方,追逐那看似遥远却又充满希望的商机。

北京火车站内早已人头攒动,嘈杂的人声、行李箱的滚轮声交织在一起。赵启轩熟练地在人群中穿梭,他的身影很快融入了周围匆忙的旅人之中。候车大厅里弥漫着一股混杂的气息,有旅人身上的汗味,也有空气中弥漫的方便面香味。赵启轩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此次南下要采购的小饰品清单。

经过漫长的旅途,赵启轩终于抵达了南方的小商品市场。这里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藏库,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他兴奋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老板,这个塑料耳环怎么拿货?”赵启轩拿起一对色彩艳丽的耳环,向摊主询问道。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赵启轩以满意的价格拿下了这批货。他一边挑选商品,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北京市场的需求,哪些款式会更受欢迎,哪些价格区间更容易被接受。

回到北京,赵启轩连家都没回,直接奔向王府井附近的那条小街。这里是他的“战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迅速摆好摊位,将从南方带回来的小饰品小心翼翼地陈列出来。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立刻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南方最新款的饰品,别处可买不到!”赵启轩操着地道的北京话大声吆喝着,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一位年轻的姑娘被他的吆喝声吸引,停下脚步,拿起一对耳环仔细端详。“姑娘,您眼光真好,这对耳环戴在您耳朵上,保准更漂亮。”赵启轩笑着说道。姑娘红着脸,问道:“多少钱啊?”“十块钱,您看这做工,这材质,绝对值!”赵启轩回答道。最终,姑娘心满意足地买下了耳环。

这一天,赵启轩的摊位前人潮涌动,他忙得不可开交。傍晚收摊时,他的口袋里装满了钱,心中满是成就感。回到家,林悦早已做好了饭菜,正等着他。“今天生意咋样?”林悦笑着问道。赵启轩将钱掏出来,放在桌上,说:“挺好的,老婆,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孩子也跑过来,抱住赵启轩的腿,说:“爸爸,你给我带好吃的了吗?”赵启轩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块南方的特色糕点,递给孩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温馨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房间。尽管赵启轩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此刻,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启轩在王府井的摊位生意愈发红火。每天,摊位前都挤满了顾客,有年轻的姑娘,也有中年的妇女,甚至还有一些外国游客。孙鹏路过摊位时,看到这番热闹景象,心中羡慕不已。晚上,他来到赵启轩家,一进门就大声说道:“启轩,你这生意做得太火了,也带带我呗!”

赵启轩笑着递给他一杯茶,说:“鹏子,咱俩从小一起长大,我还能不带你吗?明天就跟我一起干!”孙鹏兴奋地拍着大腿,说:“太好了!有你带着我,肯定能赚大钱!”

第二天,孙鹏早早地来到摊位前,帮忙招呼顾客。他性格直爽,说话风趣,很快就和顾客打成一片。“大姐,您看看这条项链,这可是我兄弟从南方精心挑选回来的,戴在您身上,气质一下子就上去了,保准您老公都得多看您几眼!”孙鹏拿着一条木质项链,向一位中年妇女推销着。妇女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最终买下了项链。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意越发兴隆。不仅零售生意火爆,还吸引了一些小商贩前来批量拿货。一天,一位小商贩来到摊位前,看着琳琅满目的饰品,说道:“老板,我想多拿点货,能不能便宜点?”赵启轩和孙鹏对视一眼,心中盘算着。赵启轩笑着说:“行,看您也是诚心拿货,价格好商量。您要多少?”经过一番洽谈,双方达成了合作。看着小商贩满意地离开,赵启轩和孙鹏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开始得到了更大的回报。

然而,随着生意的稳定,赵启轩并不满足于此。一天,他和孙鹏坐在摊位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说:“鹏子,咱们不能一直这样倒卖商品,得有自己的特色。”孙鹏疑惑地看着他,问:“怎么弄?”赵启轩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孙鹏,他想将传统北京手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制作出独特的饰品。孙鹏听后,眼睛一亮,说:“启轩,你这想法好啊!咱就这么干!”

于是,赵启轩开始四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