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八年寒冬的北平东城区,灰暗的色调如一块沉重的幕布,将整座城市笼罩其中。绿植的稀缺,更凸显出北方大地那广袤无垠的苍茫与寂寥。彼时,作为五十年代末的政治要地,北平虽相较于乡村多了几分繁华气息,却也难掩其相对滞后的风貌。
坐落在雨儿胡同33号的那座院落,是清末遗留的古建筑瑰宝,一座典型的北方三进四合院,还带有跨院。历经战火的洗礼,部分建筑不幸受损,好在房主及时修缮并分割售卖。
新中国成立后,那些无人问津的房屋被收归国有,街道办事处承担起修复现存建筑的重任,并安置了附近工厂及街道的职工。李卫国的家,便在此处。
清晨时分,李卫国缓缓从床上起身,目光在屋内缓缓游移,继而透过窗户望向外面的景致。
北方的冬日,天空阴沉得仿佛一块铅板,似乎一场雪即将倾盆而下,凛冽的寒风在屋外呼啸肆虐,让人眷恋温暖的被窝,不愿起身。
他的房间面积约十五平方米,空间虽不算宽敞,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给人一种温馨舒适之感。房间对面摆放着一张单人床,靠墙而立的老式大衣柜,油漆已斑驳脱落,裸露出木头原本的色泽。窗户下方,一张与衣柜颜色相近的写字桌和一把带靠背的椅子静静伫立,岁月的痕迹在它们身上清晰可见,显得颇为陈旧。
门旁的墙壁上,一排衣钩牢牢固定着,屋内整体色调以白、灰、蓝为主,鲜明地映照出那个时代独有的特色。
李卫国凝视着这些熟悉中透着陌生的陈设,仿若置身于一场迷离的梦境。自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三天之久,他始终觉得这一切不过是虚幻的梦境,满心期待着一觉醒来便能回归现实。然而,时光匆匆流逝,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他终于不得不接受这并非梦境的事实。
原来,李卫国重生了。他本名为李健,前世是一位古玩店的老板兼古董收藏家。在一次外出收购古董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陷入昏迷。待他悠悠转醒,却惊觉自己已然穿越到这个平行时空,成为了如今的李卫国。
三天前,李卫国刚刚退伍回到北平。
在火车站,他亲眼目睹了一起抢劫事件。正义感爆棚的他,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警察追捕歹徒。穷途末路的凶手,竟丧心病狂地引爆了一颗自制的土雷。
所幸李卫国反应敏捷,成功躲过了致命的危险,却依然被爆炸的冲击力震晕过去。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随后,他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仅受了轻微的脑震荡。医生建议他回家静心休养。
苏醒后的李卫国,望着简陋的医院设施,一度误以为自己身处电影拍摄现场。病房内仅有一张朴素的单人床,昏黄的灯泡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他佯装昏迷,悄悄聆听医生与警察的交谈。
待警察离去,他立刻睁开双眼,向护士询问情况,并谎称自己失忆,头晕目眩,以此为契机,了解当下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此番经历简直让人始料未及!”李卫国暗自思忖道。综合他所听到的信息、李卫国原本的记忆,以及苏醒后亲眼所见的一切,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重生在了1958年的寒冬。那时,他17岁投身军旅,在部队服役四年后,如今已然21岁。
因在边境多次执行危险任务,他屡立战功,得以晋升。
半年前,在边境执行侦查敌情任务时,他不幸遭遇战斗,左胸中弹,肺部也遭受重创。
倘若子弹的轨迹再偏差分毫,便会直击心脏,那他恐怕早已命丧黄泉。虽说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左心室和肺部的伤势致使他无法继续在前线参与高强度作战,只能转至后方调养身体。
李卫国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已无法适应部队的高强度要求,于是毅然申请转业回家。经过多次诚恳的请求,老首长最终批准了他的申请,同意他转业至地方,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谁能料到,原本身体就虚弱不堪的李卫国,刚抵达燕京火车站,便遭遇破坏分子。他见义勇为,却不想功败垂成,反而失去了生命,也正因如此,李健获得了重生的契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