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总是相似的,失败的人生却各有各的不同。”
朱棣、朱允炆等皇子、皇孙听到老父亲(祖父)自言自语的话,忍不住纳闷儿腹诽一句,‘太子病故,老头子伤心过度,癔症了吧?’
大清早的,来到这么一个到处散发着难闻异味儿的地方。
观察一个贫寒少年郎买糖葫芦?
少年看着也就十三四岁,长得很俊朗,就是身形消瘦,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衣服虽然打着补丁寒酸极了,却浆洗的很干净。
对比贫民窟,别说那些脏兮兮的小孩了,就是成年人,这个少年的干净清爽,都让他有些鹤立鸡群。
少年正往一个被少男少女们,团团围住的糖葫芦摊位方向跑。
“给我来一串!”
少年仗着个子高,站在几个同龄人身后,伸出手臂,摊开手,大声说道。
手心放着一枚快攥出水的铜钱。
可就在小商贩给少年取糖葫芦的时候,少年又忽然攥紧手中可怜巴巴的一文钱,忙歉意笑着,摇头道歉道:“我不要了,我不要了。”
然后攥着掌心不起眼的一文钱,拼命跑开,似乎生怕跑的慢了,忍不住。
可往远跑的过程中,还不停回头,不舍的望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红艳艳的糖葫芦。
跑到远处后,又站住,转头紧紧看着摊贩的糖葫芦。
紧抿着嘴,手紧紧攥着,挣扎着,犹豫着。
哈哈……
对面寒酸的客栈中,一群皇子皇孙轰然大笑声响起。
“很好笑吗!”朱元璋冷冷的声音响起,笑声瞬间消失。
皇子皇孙们寒蝉若惊。
朱棣则表现的很平静,他没有笑,一直暗暗观察着客店对面的少年。
少年这样重复的行为,已经一上午了。
好笑是好笑。
他虽然不清楚,父皇为什么要来贫民窟观察这样一个少年。
但他已经被这个少年吸引了。
他已经准备,把这个少年收入府中,好好栽培了。
就少年表现出的意志力,就算不够聪慧,只要好好栽培,将来也一定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这个年龄段,面对诱惑时,能有这种意志力的少之又少。
就是他年少时,都没有这种克制力。
朱元璋目光不动声色的扫过朱棣,儿子、孙子们的表现他都看在眼中。
标儿病故,他尚未决定储君人选。
今天悄悄出宫,这些儿子、孙子们就嗅到味儿,陆陆续续跟着过来。
他很清楚,他们都是为了太子之位。
朱元璋冷冷说道:“你们也看了这少年一上午了,等会儿咱会让蒋瓛去悄悄的把摊贩的糖葫芦全都买下来。”
“让这些娃子们免费吃,你们说说,这少年会不会吃?”
“都说说。”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儿臣认为少年一定会!要是不吃,他就是个十足的蠢蛋!”秦王朱樉最先开口,大大咧咧笑着说道。
旁边一直都眼观鼻鼻观心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听到这话,心脏都狠狠抽了抽,忍不住暗笑:‘少年若是王八蛋,秦王你很有可能就是王八。’
蒋瓛偷偷瞥了眼朱元璋。
秦王说出这种混账话,皇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番常态的平静?
蒋瓛看到这一幕,忙收敛思绪,正襟危坐。
他忍不住想到了昨天,御书房面圣的一幕。
……
“这是咱给各家嫡长孙的火纹玉,怎么在你的手里?”
“陛下,这块宫廷御制的火纹玉,没有刻上名字,这是一个少年,三个月前为了父母能体面出殡典当的,却因此招来祸事,为歹人所害,身受重伤。”
朱元璋愣怔一下,仔细端详手中明显是出自宫廷御制的火纹玉。
朱家第三代是火字辈。
所以每个儿子成家立业,迎娶正妃的时候,他都会给儿媳一块这样的火纹玉。
等各家嫡长孙出生后,由他们,刻上嫡长孙的名字,然后交给嫡长孙佩戴。
一块没有刻上名字的火纹玉。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次子朱樉的嫡长子。
出生后不久,就被王妃命忠仆带着,悄悄消失。
这件事情,说起来,有些难以启齿。
他也明白,为什么蒋瓛不敢直接说出了,而只是隐晦提醒。
因为知道此事的很多秦王府宫人,都是他命令毛驤,动用锦衣卫处决的。
而蒋瓛当时是毛驤的副手,亲自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