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色将满,天上星子稀落,云影倦倦。
泌阳城,往西五十里,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少有人烟,只见几间茅屋孤零零地错落于山腰。
如水的月辉倾泻而下,晚风拂过,树梢婆娑摇曳,林间光影斑驳,飞禽走兽浅睡其中,唯有点点萤火徜徉寂林,添了几分生色。
月色中,一只泛着银辉的纸鹤乘着习习晚风,不紧不慢地掠过静谧山海。细微的白光闪过,纸鹤穿过一层无形的屏障,蓦地消失不见。
而在结界的另一边,又是另一番天地。只见奇山兀立,云遮雾绕,灵气通贯怡人,竟是一处仙家之地。
纸鹤熟悉穿过竹树环合的林子,辗转来到半山腰,一座别院掩映其中,院门的牌匾上洋洋洒洒地写着几个大字——忘忧小筑。
穿过院门,只见石子漫路,两旁奇花炳灼,粉颜朱华争奇斗艳,味芬气馥。绕过长廊圆亭,几处清堂瓦舍忽现,屋内的灯火映在阆苑里鲜绿的芭蕉叶上
初荷新透的池边,绿柳周垂。平滑的玲珑山石之上,静坐着一名云容月貌的青衣仙子,仙气绕身,手中玉石法器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
原是在打坐修炼。
纸鹤在她的身边悠悠转了两圈,发出两声低低的鸣叫,随即继续往前飞去。
仙子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望着纸鹤的去向,原本平静的脸上喜色顿生。再无心打坐,她收起法器,起身朝纸鹤飞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纸鹤缓缓落入一处锦阁内。只见它在屋里盘旋了一圈,似是带着游子初归故土时的欢喜。
最后纸鹤停在了窗槛上。它仰了仰脖颈,嘴巴大张,又叫了两声。
窗旁的案几上摆放着一只精致的玉璧金丝炉,炉内正燃着梅花香,白烟丝丝袅袅地飘着,一派祥和之气。面容慈祥的老妇人正饶有兴致地看书,听见动静后转头看向窗台。
纸鹤见自己完成了任务,便满足地打了个哈欠,扑棱了两下纸翼后,飞到老妇人的衣袖边。身上的银辉渐渐淡去,纸鹤倒了下来,不再动弹。
拾起纸鹤,老妇人脸上细细的皱纹忽地舒展开来。
“可算回来了!”
老妇人喃喃道。
然后,她慢悠悠地背过身,从身后的架子上拿过一只锦盒,打开。
盒中摆放着三只纸鹤,样式与桌上的那只一样。她把案上的纸鹤放了进去,四只纸鹤齐齐整整的,她瞧着很是满意。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踩过石子的脚步声,老妇人不急不忙地把锦盒放回原处。
只见那名青衣仙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茶色双眸里带着浓浓喜色。
她笑吟吟地冲老妇人问道:“婆婆,方才我在池边打坐,瞧见你送阿梧的鹤灵飞回来了,可是阿梧要回来了?”
少女的眼中含星,仿佛得了老妇人一个点头,便能开出花来,丝毫不同于方才池边打坐时的沉稳样子。
老妇人此刻却像换了副面容似的,坐直腰身正色道:“嗯,回来便回来,既不是什么仙君贵客,又不是谁心尖上的情儿郎,至于大半夜的跑到我清竹苑来吵吵嚷嚷的,没个规矩。”
少女听了不禁噗嗤地笑出声来,颔首道:“是,婆婆说的是,云岚莽撞了。不过啊……”
说着,少女小步走到老妇人身侧,顺势坐下,挽着老妇人的衣袖继续说道:“云岚还小呢,婆婆念叨什么情儿郎呀,嘿嘿,此事不着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先给阿梧接风洗尘,她可出去三年了呢。”
老妇人轻哼了一声,道:“你跟那丫头哄起人来都一个德行。我呢,老身子骨的,也不知还有几个年头了,你们倒好,一个个净想往外跑。”
“哪是乱跑,这是历练,我们不过是顺承天道罢了。”云岚咯咯笑道,“婆婆,你可是与天齐寿呢,阿梧心里最有数了。况且玉梨和流树身子那般,她哪里能不管的。你看,这不就回来了吗?虽说阿梧出去久了些,但婆婆就不好奇她带回来什么好宝贝?”
“宝贝?忘忧山最不缺的就是宝贝。”老妇人又哼了一声,一边把香炉挪到眼前,掀起炉盖细细检查了一番。
云岚见了,心中窃喜:婆婆偏爱沉水香,可玉清居的香炉不时点着阿梧最喜的梅花香,此心昭昭,奈何嘴硬!
不过,她嘴上还是应承道:“是是是,不过忘忧山的宝贝当然是越多越好啦。瞧着琳琅满目的,心里也欢喜,是也不是?”
老妇人挑了挑眉,推开香炉又把弄起茶盏,忽而叹了一口悠长的气,才回道:“我倒是希望梧丫头勇武些,把宝贝的东西抢到忘忧山来,有什么事我担着,我这名号拿出去怎么说也能唬走一大批人。”
大不了,她拉下脸来向南隅山那两夫妇赔个礼。
云岚替青梧解释道:“婆婆你也知道,阿梧向来不是个喜欢招惹麻烦的,更不愿麻烦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