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年,北方暴雨连天。
淮河决堤,水淹四方。
难民四起,百姓饥荒。
大明遭遇建立以来最大危机。
……
淮河南岸,农家小院。
“桐娃子!”
约有五十岁,两鬓有白发的干瘦老人从门外而来。
一身布衣湿透,靴子上全是碎泥。
“狗日的!这日鬼天气,不给咱老百姓活路。”
老爷子骂骂咧咧甩干靴子上碎泥,手里提着一小袋粮食,顺手扔进屋里。
“朱桐!你耳朵让屁崩住了?”
“咱叫你,你听不见呐!”
顺着老头子的骂声看过去,院子那边是正忙活着的年轻人。
只不过他做的可不是什么好营生,看他手里花圈就知道。
“一天瞎忙活!”
“尽研究死人那玩意,有哪家丫头能把你看上?”
老朱心里头不满,送葬那是挣死人钱,做多了让人看不起。
他都不知道说这小子多少遍了,可这小子就没一点点要改的意思。
“谁说没用,再过个几年,你不就派上用场了?”
朱桐抬头回呛一句老爷子,手里的活却不停下。
“放心,到时候我一定给您用最好的,让您走的风光。”
“咳咳咳!”老头子被气的直咳嗽,脱下手中靴子,直直扔到朱桐头上去。
“你个不孝的娃子!咱现在就抽死你算求!”
朱桐乐呵一句,没把老爷子的话放在心上,这就是爷俩日常打招呼的方式。
“今儿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
“两岸的灾民又多了,都聚集在应天府外,你这个问政大臣不应该待在皇帝那出谋划策嘛。”
一谈到灾民这个话题,老头子眉毛都快拧巴在一起。
脸上褶子一瞬间多了七八道。
“诶!都快愁死咱了。”
“三天就多了十万灾民,朝廷救济的粮食都快不够了。”
“要是不下雨,今年绝对是个好收成,可这天气不给咱大明百姓活路啊。”
朱桐没再开玩笑,脸上也绷得板正。
“那你就快回去吧。”
“我这地也不安全,河水今晚上再涨,我也得搬了。”
空气中多少夹杂着一些萧凉的气氛,爷两个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的苦笑。
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老头拍拍朱桐肩膀。
“去,给咱再弄一碗你那炸酱面来。
这次吃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多放葱花,多放醋!”
“别……”
朱桐嘿了一声,“我知道,别忘了蒜。”
听着厨房里一阵叮叮咚咚的声响,老朱这才感受到这些日子唯一的片刻安宁。
等饭的时候,真想从前呐。
不一会儿,朱桐手里端着一碗热面,腾腾往外冒热气。
有些尴尬的把面放桌上,朱桐挠头苦笑。
“没葱了…这日子也没地买去。”
“醋也没了……”
“不过你放心,蒜瓣管够。”
老朱看着这碗白面,二话没说往嘴里倒。
咕嘟的吃上一嘴,明明什么味道都有,他却喃喃着“好吃!好吃着呐!”
鼻头一酸,老朱连连用手摸上眼眶,“哪来的沙子。”
他有些日子没来,今天他才知道,朱桐最近到底过的什么日子。
“好了,老头子你先吃着。”
“隔壁村子还有个送葬的活呢,早就答应下来了,我得过去了。”
朱桐没客气,拿着花圈挽联径直离开。
和老朱在一起不用见外,先去挣口温饱,总不能一直靠老朱救济才是。
这老朱头呀,是朱桐的忘年交,三年前被朱桐给碰上。
俩个人一直对脾气,再加上朱桐一手厨艺,一来二去俩人就好得跟亲父子似的。
至于朱桐自己,苦逼一个。
穿越而来,觉醒金手指居然是诡异的送葬系统。
晦气程度,能在系统里排第一了。
更晦气的是,朱桐还只有半年寿命可活,只有不断替人送葬才能延长寿命。
所以不是朱桐想干这一行,是他不得不干。
更离谱的是,破系统还发布了任务,一年之内要朱桐送葬胡惟庸,否则就让朱桐嗝屁!
胡惟庸啊!
大明开局第一奸臣!权势滔天,真正的大明一人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