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30万,你会怎么去做一款游戏呢?
网上买一套现成的源码和美术资源?
不贵,少则几十,多则数百,然后租个云服务器,找个渠道导入个三五百人进来,服务好点儿,姿态低点儿,十倍暴率,注册满V,能整的都给整上,捧着玩家开始运营收钱。
嗯,这是侵权行为。
找家小型独立游戏团队投钱入股?
然后等着项目开发完成,了不起中间提点儿小建议,这个字体要大,我要五彩斑斓的黑,弄完后该上什么平台上什么,该去哪儿推广去哪儿,省心省力。
这个叫做生意,不是做游戏。
在无数平行世界的其中一个里,一名年轻人坐在工商局门口的台阶边上,正思考着这个问题。
手里还捏着一张营业执照,刚刚走完了他个人工作室的注册流程。
对不起,以上两条路子他都没想过,只是单纯要做游戏而已。
9月初的府南,夏日的炙热尚未褪去,盆地的关系这城市向来少风,年轻人想得入神,T恤被汗水浸湿亦未察觉。
他叫陆启,24岁,可能正面临着自己人生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陆启并非门外汉,他其实已经做了两年游戏策划,参与过三个项目,在姑苏和陵城都曾留下过足迹。
两年前因为母亲的一场重病,他不得不休学外出务工养家,在远房亲戚的内部推荐下,去了将近两千公里外的省份踏入了这个行业。
因为这行对学历确实也没什么要求。
两个月前他经历了一次难以言会的体验。
那天如常的项目例会,他的脑中突然涌入无数信息,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在他眼前展开。
他看见那个世界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看见无数陌生又伟大的游戏制作人和他们的作品,看见那些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产品和应用,那些内容浮光掠影略过他的脑海。
那只是刹那间的事情,但对他而言,却好像度过了不知多久的漫长岁月。
这算金手指吗,算,但也不完全算。
那些不过是信息,信息不是知识,也不等同于经验,更不代表能力。
就像你读完一本名人传记好几遍,也不代表你会成为名人。
真正改变了他的是在那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了,那种看待问题的角度与高度,就像拿着把手术刀驾轻就熟地将局势剖析,往往能揭开问题的本质,提炼出核心。
与之相应的逻辑能力也全方位地提升,就像是游戏里的升级一样,而且是卡了几十万经验之后突破的那种等级暴涨。
陆启完全蜕变了。
“扑啪。”
陆启站起身来,拍了拍裤子的灰尘,往公交车站走去。
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
……
陆启在离学校两百多米的地方租了一个两室一厅。
于是,坐落在望江路741号星苑家园小区7栋3单元401室的四十二工作室成立了,连英文名都有了,42 Studio。
真是简单好记,朗朗上口。
因为不是营业性质有客流量会扰民的行业,开发游戏软件而已,在居民区里也没管得这么严。
网上订购了办公的电脑,总共三台。
美术和程序用的配置肯定要更高,这是全方位的,程序代码编译运行太卡会破坏心情,而美术显示器色域,色准,色深都有一定需求,还要手写板。
至于他自己的话……能跑游戏能写文档就行。
好在不需要服务器,至于什么打印机,扫描仪,动作捕捉,录音设备……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说吧。
宽带也装好了,万事俱备,只缺人了。
其实招人真跟相亲差不多,都得碰运气。
有时候面试聊得来,但相处久了又发现双方还是不太合适,只说能尽力为之,也慢慢磨合。
而像陆启这种情况需要的是全能型选手,比如美术就不能像一般公司里区分专职的原画,建模,动作特效等,不一定要精通某一项,但每一项都得会,这是基本要求。
他首先排除了外包的念头,上个项目他就是外包,虽然现在从乙方变成了甲方,但也深知双方沟通效率有多低,远程沟通怎么可能比面对面传达更多信息?
要是要临时想改个需求联系不到人他得急死。
在学校里招人?更不行,这个项目至关重要,可以说全副身家都压在上面了,他自己都是半工半读了,再招同样半工半读的程序美术?
闹着玩儿呢,不是所有人都有和自己一样的效率。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自己不会程序,稍微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