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穿越千年 (1/2)

贞观五年五月初九,李世民第十二子,年仅两岁的代王李简薨,葬于九嵕(zong)山下。

是夜,密封的棺椁竟然诡异打开,棺椁中代王李简的尸首更是不翼而飞。

同日不见的,还有代王李简生母郑才人。

得知消息的李世民震怒,下令京兆府全力搜索,彻查。

无果。

此后这件事就被李世民当做机要,尘封于浩荡的历史长河中。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十一年后,贞观十六年,冬十一月。

大雪过后的京畿道,银装素裹。

岐山脚下一处安静的农家小院外。

李政踩着厚厚的积雪,背着自制的弓矢,一手拧着野稚,一手提着只兔子,兴高采烈的推开了院子的柴门。

“阿娘,我回来了!”

“...”

没人回应!

李政皱了皱眉头。

不会是出去串门了吧?这大雪天的。

李政摇摇头,提着野稚和兔子走进了院子一侧的灶房。

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十一年前刚穿越到大唐那会儿,是被今生的母亲从棺椁里面给抱出来的。

那时候的他,空有多出这个时代千余年的见解和知识,却奈何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幼儿,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虽然百般不乐意,每日里也只能是吃了睡,睡了吃。

可就是这样,他这世的母亲却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小家。

让他能在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下,一天天幸福快乐的成长。

随着年岁日增,李政不仅对这世的母亲充满了感激,也打心眼里敬爱自己的母亲。

后来自己会跑会走,李政觉得可以帮着母亲做点事情了。

便利用前世所学的知识,时不时到岐山中设几个陷阱,猎一些小点儿的野物回来,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

母子俩就这样简单幸福的过着,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了些,但胜在快乐。

只有当他问起自己的父亲是谁时,他母亲的脸上才会露出几许思念和忧愁。

久而久之,李政也就不问了。

有时候想想,母子俩日子过得也挺好。

至于那个从未照顾过自己,关心过他母亲的男人,不知道也罢。

“儿子!回来了吗?今天可有打到猎物?”

院子里响起了母亲轻柔温婉的声音。

李政赶紧放下手中刚刚脱好毛的野稚,走出了灶房。

院子里的母亲,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

这些年虽然因为拉扯他憔悴了很多,但依旧掩饰不住清丽的容颜。

“阿娘,您去哪儿了?”

李政关心的问道。

“唉!”

郑氏叹了口气,一边朝灶房走,一边说道:“这不下雪嘛,加上这几日皇帝在岐山狩猎,这周边到处戒严,想去镇上买点米都麻烦。”

“我就去了趟隔壁陈家坳,到三娃家借了点米来。”

说着,郑氏还吃力的扬了扬手中提着的布袋。

这一幕看得李政那是温暖又难受。

赶紧跨步上前,接过母亲手中的米袋,稚嫩的脸上透着一股子坚定,道:“阿娘,孩儿一定会让您过上富足的日子。”

“咯咯...”

郑氏看着自家儿子坚定的眼神,宽慰的笑了笑,说道:“我儿子长大了。”

走进灶房,郑氏看到案板上的野稚,禁不住眼前一亮,朝自己的儿子递了个做的不错的眼神,然后就打开布袋抓了些米开始淘米煮饭。

忙完了,郑氏又走到柴灶前坐下,拿着火钳往灶里面夹着干柴,开始家长里短的说道:“儿子,等皇帝狩猎完了,你还是要早些去趟县城。”

“上次你打猎的时候弄的那张狐狸皮,赶紧出手了,换点银钱,好把这些日子来,咱们家欠人家的米,布给还了。”

“好的阿娘,孩儿知道的!”

听着自家母亲的唠叨,李政觉得很是温馨。

“对了!”

郑氏将一把拴好的干柴夹进红彤彤的灶烘,看了眼认真宰着野稚,似乎又长大了不少的儿子。

欣慰的同时,心情突然就变得有些沉重:“明日是刘老夫子的祭日,你幼时受他启蒙,他又无儿无女的,你去祭拜一下。”

“顺便把他那老屋子收拾一下,没事的时候你也可以去那里安安静静的读读书,也算是对刘老夫子的一种纪念吧。”

“儿子明白。”

李政听得回忆起了些许往事,眼中流露出淡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