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十分安详的地方,一条澄澈的玉色溪流发出叮咚的清脆声响。溪边的碎石上,是一群衣着纯朴的妇女在洗着粗糙的麻衣,头上扎着同色的麻绳,将头发盘在头上,像是顶了个黑白相间的盘子在头顶上。
她们一边涮洗着衣服,一边谈天说地,顺着这条她们洗衣的河流逆流而上,源头隐没在一座有三个山峰的高山。
此时山脚下,正有一群玩闹的孩童,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围在了中间,他们眼睛亮亮的望着中间的女孩子,眼中充满了崇拜。
其中一个小女孩仰着脸,双手合十问道:“小山神姐姐,不知明日是晴是雨?”
中间的小女孩头戴花环,长的眉清目秀,水汪汪的大眼睛,嘟嘟的嘴唇,脸上还挂着粉嫩婴儿肥,特别是身上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白色丝织的衣裳,越发显得她像个飘飘欲仙的小仙子,除了那一双紫色的眸子,让她明显异于常人。
这就是住在这座三峰山山腰的一家中的孩子,她们拥有着常人没有的天赋。千百年来,她们一代又一代生活在大山山腰,为村民解答每天的晴雨,保证每年的收成,制药炼药,为村民解除病痛,旱灾求雨灌溉。她们护佑这一方水土,俨然成为村民心中神一般的存在,而这个七八岁大的女童,被他们称为小山神。
站在一群孩子中间的紫瞳女孩,面色严肃,郑重的说道:“明日无雨,但天阴,且闷热,后日将降连绵小雨,持续半日,望各位提前通知各家。”
其中一个小男孩惊喜的蹦了起来:“嗷,太好了,终于要下雨了。”
其他孩子也欢呼着跳起来,围着紫瞳小女孩儿旋转着,等大家乐够了,便各自散去,急迫的报告这个喜讯去了。
留在原地的紫瞳小女孩看着大家欢欢喜喜的离去,嘴角牵起,眼睛里水光波动,一转身,紫光一闪,消失在原地。
也怪道孩子们都如此的兴奋,这年天旱,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没下过一两次,地里的庄稼都是靠村民挑溪水灌溉的。也是稀奇,无论天怎么旱,这溪水都不断流,村民自然把这归功于山神一家的庇佑,对她们也更加敬重。
闪身间,紫眸女孩回到了半山腰,这里有一颗参天古树,人站在其下仅如一片树叶大小,树冠几乎遮挡住了整片头顶的天空,只能从一侧看到远处的天际。
“阿娘,啊奶,我回来了。”女孩清脆的声音响起。
话音刚落,缠绕在古树树干上的树藤条缓缓移开,露出了一个洞口。
女孩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欢快的蹦跳着进了树洞,像个活泼的小精灵。
树洞很宽阔,树壁上镶嵌着大颗的夜明珠,树洞很高,顶部镶嵌着各色发光的矿石,像极了星空。洞内壁高处有无数的小洞,从内射出丝丝缕缕的阳光,还有伴着草木香气味的风时时吹进来。谁又知道只是一棵参天古树的内部,竟是别有洞天呢。
洞内有一老妪和中年妇人,那老妪正在将各种草药进行分拣,而妇女正在一口锅子旁边熬粥。
那妇人见女孩走进来,连忙招手唤道:“锦溪,快来尝尝,我加了百灵果,味道极好。”
楚锦溪应了声,连忙跑过去,拿起木碗,接着阿娘用木勺舀过来的粥,金黄的颜色,里面点缀着粉色的果肉,一股香甜之气钻进了锦溪的鼻子。
她迫不及待拿起小勺挖了一勺放进嘴里,被烫的直吐舌头,成功逗笑了正在忙活的阿奶跟阿娘。
灵溪俏皮的吐了吐舌头,然后又盛了一碗递给阿奶,嘴上说道:“我已经把要下雨的事情通知了村民,想必他们得知,定然高兴,若是雨下的足,也省的阿奶施术求雨了。”
将碗递给阿奶,楚锦溪将阿奶分拣好的草药拿起,出了树洞,脚尖轻点,踩着枝丫跃上了树冠,这颗古树虽大,却是横向生长,只粗壮而不高挑。等云溪到了树顶,将手中草药一盘盘甩出去,稳稳的落在各处枝丫顶端,然后将之前一些晾晒好的草药一一收回。
放回草药,锦溪将凉的差不多的粥喝完,出了树屋,在山林间来回跳跃,一边练习术法,一边和各种小动物嬉闹着。
锦溪跳到一棵大树的枝丫上,吹了声口哨,吱吱的声音由远及近,一群野猴荡着树枝靠了过来。她笑了笑,从腰间解下一个袋子,从中抓出了一些密枣撒给这些猴儿,这些都是阿娘闲来无事做的。
顿时猴儿们挣抢着去接这些蜜枣,显然知道那是好吃的东西,等蜜枣被争抢一空,那些猴儿就讲各种山里的果子抛给云溪,锦溪一一接下后收了起来。
她翠声对猴儿们说道:“多谢你们了,等我阿娘再做了好吃的,我再来分你们。”
猴儿们也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吱吱叫的更欢了。
锦溪笑着离开,路上遇到受伤的小鹿,灵溪落到小鹿一边,惊的小鹿一个弹跳,却因腿卡在了长青苔的石缝里,又跌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