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楔子 (1/3)

正值孝章六年冬日间的丑时四刻,打更的更夫瑟缩着身子无精打采地敲着铜锣在街上喊着一成不变的打更句子,大寒刚过,再来几日便是除夕了,郢都的人们忙碌了一日早早睡去,街道上显得安静,冷风一吹这冬日的气氛又浓重不少。

郢都作为中洲赵国的都城看起来与地方县城却并没有多么富硕,相反因为这里是国都再加上今年是赵国迁都的第二年,有些税款可能还会更重些,一些百姓的日子也就相较别处更苦些。

按照《天下志鉴》所记,天下分五洲,东西南北中,而赵国所在就是中洲的中部,因掌权者姓赵,又称中赵国。赵国的国都以前位于临安,但因两年前暴雨致使河堤崩塌,堂堂都城就成了一片泥泞王阳,占卜不详,后经朝堂大臣议论定都郢昌,自此郢昌易名郢都也就成了赵国的新国都。

郢昌位于赵国东北部,北临安关,西控郢水,南至怀泽,东合邙山,作为赵国的腹地,既能便及交通八面来风,又可攻可守,乃是不可多得的主帅之地,当真动如脱兔,不动如山,正是兵书上所言是‘兵家必争之险地也’。

在这年尽时刻,郢都的皇宫里正上演着无数宫斗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幕,在某个后宫府邸院落中,太监宣罢了圣旨在桌子上摆了白绫和毒酒,那穿着素装的女子正微笑着对面前的男孩做着嘱托。

“贞儿,记住为娘对你说的话,好好活下去!”她没有流泪,男孩也没有哭只是点点头,就仿佛在做什么稀松平常的事情。

然后女子仰天一叹沉声道:“把四皇子带走吧!”

女子话音刚落,两个老嬷嬷走上前去领那男孩走出门去。看着男孩被带出房门,女子似乎终于释然了,在众人地注视下拿起了那根白绫扔到了房梁上,利索地系了一个死结,踩上了椅子......

男孩很淡然地跟着两个老嬷嬷走出了门去,他知道这一切是无法改变的,有些人的死已经是既定式,即使那死去的人是自己的至亲。

赵贞是穿来的,前一刻他还在进行着公务员面试,下一刻就被人从生母的肚子里拽了出来,天生早慧的他也看清了现状,五年的陪伴赵贞也对这个生母产生了一些感情,虽然知道她必死无疑,但是内心还是不忍的。他知道自己叫赵贞,是赵国皇帝赵邟的第四子,死去的那女子叫苏雨露正是他的生母。

说起来这也是段孽缘,数年前当今皇帝赵邟还是皇子的时候,苏雨露的父亲苏辄正是是司礼部的上卿。

当时赵邟意欲争夺太子位,因为苏辄又是太子党,面对新杀出来的赵邟,作为司礼部专管礼法的上卿苏辄自然是百般阻挠,而这也无形中惹恼了赵邟。

而后皇储乱位,太子动乱中被废,作为势力最大的皇子赵邟欣然登上了皇位,虽然由于太后劝阻赵邟没有诛杀苏辄一族,却判其全家流放,而作为苏辄独女的苏雨露却被当着父亲的面凌辱,后几次寻死未果。

也是这一次凌辱却不想苏雨露回去便有了身孕,这件事被人报到了赵邟那里,一纸诏书苏雨露就进了后宫,十月怀胎就这样生下了作为四皇子的赵贞。

原本皇帝想让她生完皇子就立即诛杀,只是太后求情让她能把孩子养到五岁,故而才有了方才这一幕。

“汝嬷嬷,我们要去宗祠院了吗?”赵贞走着突然问道。

三人走在空旷的后宫长廊里,赵贞的话显得有些突兀,其中那个年龄稍大的嬷嬷小声回道:“回四公子,我们马上就要到宗祠院了。”

“听说宗祠院里不让配仆从,我们可能马上就要分开了,这几年辛苦两位嬷嬷了。”赵贞言语有些淡,但是童语却让两个嬷嬷心里感觉不是滋味。

年纪稍小的房嬷嬷暗暗抹了抹眼角小声嘱咐道:“我们知道公子早慧,但这宗祠院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面苦的很,多有些盘剥的,进去以后要是受了欺负能忍的就忍着点,我们两个被分到了穗华安照顾太后,如果有什么事你就托人来寻一声,主仆一场能帮的我们都会帮的。”

“好。”

赵贞稚嫩的声音吐出一字而后再无声音,两老仆也不牵着他,三人径自走,步行约半个时辰穿过一道大长廊,来到了一处院落,经两巡夜侍卫开门入了院。

这是他自出生在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真正踏出翠鸣轩,但是对这周围事务却并没有太多的陌生感。房嬷嬷路上开始说明这边的情况,赵贞也不多话细细听着心里有了地图。

这院子有大户人家一个府邸大,院门上书‘宗祠院’,这里面分三个小院落,共十七间屋舍,其中正对大门的屋舍单成一个最大院落,其呈宫殿形态上书‘祖祠’,其内放有祖宗牌位;祖祠东侧是仆役区,这里的仆役共一百余其中宫女占七成太监有三成;祖祠西侧住的是无人收养的王公贵族、股肱大臣子弟,还有一种就是赵贞这样在后宫无人抚养的皇子,当然这种没人养的皇子整个皇宫里也就赵贞一人。

最终赵贞定居在了最西头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