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乒乓乓”
烂尾楼里,刚刚醒来的苏尘随手将身前的酒瓶推开。
他随手拿起一个酒瓶往口里灌,一连拿起五六个瓶子方才喝上一口不知道放了多少天的酒。
只有喝醉了才能睡下!
“十四年了,整整四年了,秋雯静,冰冰,你们到底在哪啊?”
十四年前,妻子留下一段录音后便离开了。
连带着离开的还有自己四岁的女儿冰冰。
自那之后,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身旁事的书呆子在同村人的闲言碎语声里幡然醒悟。
那一天,苏尘将曾经自己那些视若珍宝,绝对不允许妻女随便乱碰的书籍拿着“蛇皮袋子”装好,以10元一斤的价格在大街上贱卖了。
连带着卖掉的还有家里的那几亩地和搭建起来没几年的房子。
让邻居王大妈帮自己留意一下,若是见到妻女回来便打电话通知自己。
从此苏尘背起行囊踏上了这条寻妻寻女的道路。
这一找,就是整整十四年。
这十四年来,苏尘走遍了大江南北,人变瘦了,皮肤也变黑了。
衣服上的破洞看起来也是十分的落魄。
“冰冰今年应该也十四岁了吧,都说女大十八变,冰冰现在该有多好看?是像自己一点?还是更像秋雯静一些?”
在这半睡半醒之间,天亮了。
苏尘随手在一旁的蓄水池里捧起一把水洗了下脸,好让自己清醒清醒。
他现在在西北部一个叫古城的小县城里。
县城虽小,旅游的景点却是不少。
这么多年的寻找也让苏尘也让苏尘总结出了一番经验。
那就是脸皮必须要厚!
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广播站,苏尘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一张用密封袋包裹严实的照片递给面前的工作人员说道:
“小伙子,这是我妻子和闺女,我和他们走丢了,我现在身上也没有钱,你能帮我找一找吗?”
戴着黑框眼镜的寸头小伙上下打量了苏尘一眼,认真的问道:
“请问您和您的家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分开多久了?在哪个景点分开的,您知道吗?”
我们这景点都有摄像头,您说一下分开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可以帮你找的。”
看着眼前那张十分具有年代感,好似自己父母那个年代花花绿绿的背景板,广播站的小伙子虽然有些疑惑,可还是按照流程询问着。
苏尘茫然的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我一醒来她们就不见了。”
他都不确定自己的妻儿是不是在这里,又怎么能说出更为详细的细节呢?
“那十分抱歉,苏先生,您这种情况,我们没办法帮您发出寻人启事。”
听到这话,苏尘脸上没有失望,可却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知道广播站都有一套流程和规矩,自己也不是第一次被拒绝了。
几个小时后,见苏尘还站在门口,起来扔垃圾的广播站小伙子犹豫了片刻,走上前递过一根烟。
“大叔,你走吧,马上就要下大雪了,等到天黑了,你可就走不了了。”
苏尘没有接那根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得看着广播站的大喇叭。
只要自己坚持着等,等到广播站的站长看到了,等到对方不耐烦了,也许就会帮自己发一条广播。
毕竟,之前自己也成功过几次。
见苏尘不听劝,那板寸头的小伙深吸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大叔,你老婆孩子其实和你走丢很多年了吧?”
“你这照片都是我四五岁时候的拍摄风格。”
“凭着这张老照片,您能找到要找的人吗?只怕是现在和你擦肩而过,你都认不出来了吧?
站长交代了,门口的那个家伙是个惯犯!
在各地都有这个家伙拿着一张老照片寻找自己妻女的传说。
有几个站长因为私发寻人启事,可都挨了批评。
现在站长交代自己必须让眼前的这个家伙赶在大雪封路之前离开,不然,后续的一切麻烦都由自己负责。
逼不得已之下,板寸头小伙也只好揭开这个残忍的真相了。
“你住口。”
苏尘猛地爆喝一身,将板寸头小伙吓了一跳。
“神经病吧你。”
“该说的我都和你说了,你走不走自己看着办吧。”
门被狠狠的关上了,连带着拉上的还有窗帘。
苏尘看着蓝色的铁门,又看了看手中的照片,脑子里浮现的全是板寸头小伙的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