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1初入地产 (1/2)

地产就是个圈,每天重复着周而复始的工作,感觉每天做的事情都差不多,但又不一样。我入职地产十年,比较尴尬的时间,说时间长吧还是有很多不懂的,说时间短吧,你也没办法上演傻白甜的戏码,反正就是感觉自己一半年轻一半苍老吧。在地产这十年总感觉地产像个陀螺,一直在原地旋转,但是某天一回头,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最初的位置。

我叫李莫,因为语气助词总爱用“啊”(拼音二声),别人给我起了“蛤蟆”的外号,后来这个名字一直被我沿用下来。每次到新的地产公司,我也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就说自己是只想吃地产肉的癞蛤蟆,每次都能让大家哄堂大笑。生活就是这样,要么自己笑笑别人,要么让别人笑笑自己。我的地产生涯也在一片大笑声中开始了。

在进地产圈之前我在某个大厂做工艺给排水设计。敲黑板这个“给”字念JI(拼音三声),跟自己的“己”同音,不念gei(拼音三声)。这么多年下来,我都不知道给别人纠正了多少次了,最近几年懒得纠正了。别奇怪,我这个专业是大学正规专业,正的不能再正了。想当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脸懵,心里琢磨这是干嘛的。老爸一句话成功让我崩溃了,老爸说:“我理解的给排水就是厕所的上下水,这东西要学四年吗?”谁知一语成谶,进入地产圈的这些年,我的工作范围一直在人家卫生间里转悠,唉,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巧合。其实我们这个专业主要是做水处理,毕业时候我一心想回老家,对职业也没有规划,误打误撞的进了某大厂,工作了三年,实在感觉没有明天就辞职了。刚好那时我所在的城市地产崛起,所以就欢快的入职了。

初入地产,虽然之前工作一直是在做专业,但是地产和制造业针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客户群也不一样,还是要好好适应一下。刚到公司,我嘴特甜的上上下下的问了一通好,回到座位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后,一边规规矩矩的等着布置任务,一边观察周围的同事。

我所在的是地产设计部,设计部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大致分为土建和机电两部分。土建在对面的大办公室,机电的人员就是我所在的小办公室。整个部门14个人,土建包括建筑、结构、精装等专业,都是关于效果的大专业;至于我们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三个专业合称为机电。在地产里,机电属于小专业,一般不受重视,升个职、发个奖一般都没我们的份,老实跟着大专业干就行。人家指哪儿,我们的枪就打在哪儿。大家都认为机电不重要,可是房子盖起来以后,没水会找你,排不出去水也找你,冬天屋子里不暖和找你,夏天屋子里太热也找你。反正就是累死了也没人看见,做好了也是应该,没有表扬余地。唉,进了地产才发现掉进坑里了,之前以为会走上人生巅峰,毕竟工资翻了一倍,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地产行业里的一颗不起眼的钉子,不但不容易做出成绩,平时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了解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后,我不止一次的后悔自己当时怎么没读个建筑专业,在这里我还不知道,以后的职业生涯里,大专业的优越感一次一次的碾压我,心碎的跟饺子馅一样。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原来我接触不到美丽的售楼小姐姐。很多地产公司的销售都是外包,即使是自己公司旗下的,和我们地产也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线,平时都不接触。完了完了,我的终身大事有小波澜了!入职第一天,我心碎的就没停过,不过想想自己怎么也收入翻倍了,心里还是有一点点的安慰,毕竟我是极度缺钱的人。

我这第一家地产公司叫长岭海湾,传说是靠海边的一个工程一战成名,然后就一路披荆斩棘、波涛汹涌的杀到了我所在的城市。这里当时连三线都不是,但奇迹的是当年销售额直接炸了整个地产圈,以至于一时间许多大地产公司注意到了这个小城市,成群结队的冲上来。也就有了我未来工作的广阔天地。

先大致介绍下我的同事,长岭设计部的经理老顾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一切的工作都要向他汇报。叫他老顾,但他其实并不老,很年轻,估么着也就大我几岁,不说话的时候,看着就很精神。他一说话就形成强烈反差了。因为他说话带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就是总会把“飞机”念成“灰机”。不过据我后来观察,大家其实都很喜欢领导的这份反差萌,时不时的就学他说话打趣他:“领导,你是不是要坐灰机出差了?”这时候老顾通常笑得一脸灿烂说:“是啊,希望灰机不要晚点。”我在长岭的这段时间,和老顾只有工作上的接触,后来虽然离开长岭了,但是和老顾一直保持着联系,老顾一直都客气的用“您”来称呼我,让我受宠若惊。

和我在一个办公室的都是机电专业,有暖专业的庞工和电专业的盛工,还有另外一个和我一样是水专业的乐工。我们这行都是用“姓氏 工”来称呼同事的,除非碰到特殊姓氏的人,一般情况下不用头疼怎么称呼同事。庞工外形十分可爱,胖胖的,带有天然萌,像个吉祥物。经常给我们带那种长得特别长的瓜子,我在长岭工作的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庞工供应零食。盛工,人很和善大方,很好相处,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也是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