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对于我吹牛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1/2)

第十九陆军装备研究所。

略显破败的所长办公室内,所长江玉明揉着太阳穴,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陈方啊,你说说有什么想法。”

“大胆一点儿,不要有顾及,所里开会我一直在讲,有什么话,当面鼓对面锣,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没人会把你怎么样。”

江玉明对面,坐着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

五官硬朗,浓眉大眼,一双眼睛特别的明亮有神。

他叫陈方,是十九所的主任研究员。

统筹全权负责所里的研究工作,是所里研究这一块儿,当仁不让的一把手。

同时,还是江玉明的爱徒,心腹,狗腿子。

最后这个评价,估计出自某个因为赶进度,习惯性被陈方压榨,付出巨大精力,却得不到应有报酬,还整天听陈方谈理想和奉献,这些长篇大论唠叨的研究员。

陈方也学着江玉明揉了揉太阳穴,道:“老江同志,咱是不是喝酒了。”

“扯!”

江玉明一瞪眼,道:“这么重要的会议,我怎么可能喝酒。”

陈方无奈道:“你也知道这会议重要,那怎么还胡说八道呢。”

七天前,江玉明接到上级通知,去首都开会。

会议由十九所的直属上级,军事科技研发部组织。

会议的主题,是提交预算报告,汇报明年的研究项目。

十九所主要负责陆军装备研究。

最辉煌的成果,是八年前,在江玉明主导,具体由陈方负责研发工作,搞出了代号N9的新一代8*8轮式步兵战车。

因为这,江玉明在前所长退休之后,成功进了一步,副转正,变成了所长。

陈方这个第十九研究所最天才的研究员,也荣升主任研究员,从单纯的项目组组长,变成了统筹全局的领导。

不过辉煌只是一时。

八年间,十九所再也没有搞出什么厉害的东西。

绝大多数的项目,都倒在了项目的最终评审阶段。

在上级眼中,十九所俨然成为一个浪费资金,光吃不干的累赘。

要不是为了衬托友军单位,说不定早就裁撤了十九所。

但就算是这样,预算年年变少,研究员因为待遇问题,无奈辞职,或者转投其他研究所。

从最辉煌,全院四个研究小组,一百一十四个研究员的大所,到现在就剩下两个研究小组,四十二人。

江玉明心心念念的改善研究员生活条件的项目,新的宿舍楼,一拖再拖,到现在也没建起来。

陈方一到冬天就跟江玉明吐槽,宿舍连个暖气都没有。

今年,十九所提交的预算为两千三百万。

其中八百万为管理费用。

剩下一千五百万,报批了两个项目。

一是用于步战车自动武器的双路供弹技术,小项目,预算五百万。

剩下一千万,则是报批了新一代的,由计算机控制的中央放气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遇到障碍时,提高响应效率,自动给轮胎充放气,提升步战车在沼泽,软沙地形的通行能力。

当然,在陈方看来都是炒冷饭,属于常规的再深入研发。

说直白点儿,就是不知道该研究什么,那就在成熟的技术上,看看能不能再提升一下性能。

按理说,整个过程应该是平淡无奇,领导按例批准了就是。

反正十九所要的也不多。

好歹一研究所呢,那么多人人吃马嚼,不得钱啊。

可坏就坏在江玉明遇到了他的死对头。

第七研究所的所长,郭谦。

两人的恩怨纠纷,陈方没少听江玉明念叨。

这两人还是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分配到了一个研究所,有一次负责坦克扭杆悬挂的项目研究。

按照江玉明的说法,郭谦剽窃了他的设计,并先一步提交,拿下了最终的评审。

具体是不是真的剽窃,陈方不得而知,反正江玉明说是,那就是吧。

这还只是开始,后来两人来到不同的研究所,又因为竞争自行火炮底盘的项目结下了梁子。

两个研究所,同时从方案审核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竞争对手。

军工研究,竞争是常态。

也就是因为这,上级才留着十九所,多一个竞争对手嘛。

然后在研发过程中,郭谦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挖走了江玉明这边核心的研究员。

这一下子,导致江玉明这边研发受阻。

最终导致,这项目让第七研究所做成了。

这梁子,算是结大了。

之后惯例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