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建中元年(求鲜花,收藏) (1/2)

建中靖国,沧洲。

此时的大宋王朝,处在风雨飘荡的乱世之中。

宋神宗刚刚驾崩。

徽宗赵佶继位,

年号——建中靖国。

为抵御外敌,防止辽国乘船南下,黄河几经改道,堤不成堤,坝不成坝。

又逢暴雨,黄河泛滥成灾,向北直奔大名府而去,

下一步,便是直扑沧洲!

沧洲位于宋辽两国交界之处,可谓咽喉要道,凶险万分,

府衙之中,

李楚正在借着微弱的烛火仔细的观察地图。

“前有猛虎,后有追兵,难,难啊!”

他轻轻摩挲着地图,

此时的他,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进一步,

则是河间之地,乃是燕云十六州之一的瀛洲,有着辽军铁骑重兵把守,

靠着开阔的平原之地,

辽军的铁骑来去如风,纵横八方。

退,

则是波涛汹涌的洪水泛滥,

黄河决堤北流,不出三日,即将淹没沧洲城。

作为一名穿越者,此刻,他内心不由得生出一股无力之感。

一年前,

李楚穿越到大宋王朝,

其父乃是大名府一带的绿林好汉。

大宋是出了名的腐败羸弱,

其父凭借的广大的人脉和长袖善舞的本事,与朝廷中人小打小闹也时常占领上风。

怎奈何他与那宋江乃是一丘之貉,

一心只想让朝廷招安。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受到招安令之后,其父带上心腹前往开封城,

最后却如同泥牛入海,消失的无影无踪。

得知消息之后的李楚,

便开始带着剩下的百十号兄弟,一路向北上,

直到两国交界之处——沧洲,方才彻底摆脱朝廷的追兵。

可笑的是,为了生存,这一路走来。

李楚带着兄弟们一路劫富济贫,行侠仗义,颇有些豪侠风采。

有些受灾严重的地方,眼见没有活路,

索性便加入了李楚的队伍,

队伍抵达沧洲之后,足足有上千之众,

而沧洲知府赵权听闻李楚的到来,更是直接大开城门。

所以,

才有了李楚在府衙中观看地图的那一幕。

可即使得到知府关照,

依旧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沧洲算不上什么重镇,

与大名府的堑阔濠深相比,沧洲只能算作一个小土坡。

而据探子来报,

大名府的洪水已经泛滥成灾,

不出三日,黄河之水将会漫过沧洲。

到时候,又是一场可怕的天灾。

府衙内,

又悄然升起一盏烛火,

来着正是沧州知府,赵权。

感受到微弱的光芒,李楚看向他,投过一个苍白的笑容。

“赵大哥,来啦?”

无论大宋多么腐败,

在明知道李楚一行人是逃犯的情况下,依旧能大开城门,这点就值得他尊重。

赵权左手持灯,

右手挂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袍,走向李楚,披在他的身上。

看着李楚在地图上不断摩挲,

瀛洲二字,

已经变得有些模糊。

“兄弟,不可轻易做傻事!若是黄河泛滥,你带着兄弟们撤走便是了。”

看着泛白的瀛洲二字,

赵权心中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这小子想要攻打瀛洲。

李楚没有搭话,

只是自顾自地继续开口道,

“燕云十六州之中,朔州,云州,新州,武州,幽州等地乃是天险,阻断了辽军来犯的脚步。”

“而,瀛洲,幽州等地,则是天然的养马场,地势开阔,草料丰富,乃是军备重地。”

“今洪水来犯,所过之地,不过沧洲,对瀛洲等地则是毫无威胁。”

“可惜啊!可惜。”

燕云十六州,乃是天然的屏障,

如今却成了契丹辽国的前哨站所。

可笑的是,

大宋的世代皇帝却想着靠金钱赎回十六州之地。

从现代穿越回的李楚深刻明白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面对凶狠的豺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