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 穿越者最大的排面 (1/2)

听雨县弹剑门外,有一座桥——和顺桥。

此桥由飞鹰树的枝条和蠡龙兽的强筋混合编制而成,坚固异常。

这桥横跨在武封江上,长有二三百丈。

桥下急流汹涌,奔腾澎湃。

每年雨季之时,更是波涛激起,水流交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

在桥上行走的人,摇摇欲坠。无不惊心动魄,目眩神昏。

从县城出来,过桥之后,前行不远,便是柳首山。

山上有一种树木名叫海德柳,此树四季常青,使得柳首山青林蔽日,衬上武封江支流索绕,绿波潺潺,越显得水木清华,风景幽胜。

离山不远,有一小村,名叫定山村。

全村只有百十户人家,并无外姓,全都姓叶。

村东头有一府邸,家中主人名叫叶乐知。

叶乐知原本是朝中的一员武将,因为人太过慈善,带兵军令不严,再加上看不惯朝中贪官权臣把持朝政,处处不顺心意,因此罢官而去,返回定山村祖籍。

回村定居之后,叶乐知依旧乐善好施,修桥补路,扶危济困,冬施棉衣,夏施汤药。

这一日,叶乐知从外面回到家中之后,闷闷不乐。

夫人王氏见了,寻问因何不乐?

叶乐知说:“我在街市闲游,人人都称我为善人,却有个别小人暗中说我坏话,被我听见。那人说我是假仁假义,做善事只为虚名,不是真心。要是真心为善,苍天自知,早已降下贵子,为何你我夫妻多年,至今无后?”

王氏听了,羞愧难当,开解道:“老爷莫听闲人碎语,您正值壮年,定可以生养儿女。你我斋戒沐浴三天,同到村北罗汉寺拜佛求子。那罗汉寺为正道七宗之一,您又常年捐赠香火,如今去求,定会帮助你我。”

听了夫人的话,叶乐知心中一定,说:“甚好,就听夫人的。”

于是,择了日期,带着小童、仆人等,王氏坐轿,叶乐知乘马,到了柳首山下。

只见此山高耸天际,山峰直立,树木森森,罗汉寺就在半山腰处。

到了寺门之外,只见寺门高大,里面钟楼、鼓楼相对而建,晨钟暮鼓之声轻悦享耳,从前到后无数层大殿,斋堂、客舍、经堂、戒堂、藏经楼等等建筑不计其数,好一派景象,不愧为天下正道七大宗门之一。

夫妻二人下马降轿,早有知客僧认出是常年捐赠的香客,立即请到客堂奉茶。

寺中负责待人接物的寻真长老,知道叶乐知前来降香,亲身出来接见,带着往各个神像拈香祈福。

夫妻先至大雄宝殿拈香,叩求神佛保佑:“大慈大悲光明古佛,保佑我叶氏一门接续香火。如佛祖显灵,我叶乐知愿从此不再杀生。”

祷告已毕,又至各处拈香。待到了罗汉堂拈香,只见有两尊罗汉神像身披红绸、头戴红布,不曾示人。

叶乐知常来寺中,知道这罗汉堂常年供奉着十八位罗汉尊者,不知为何今日只剩十六尊神像显露,这两尊神像竟然被遮盖起来,于是出言询问。

寻真长老解释道:“被遮盖者为降龙罗汉和骑象罗汉,昨日这两尊神像的金漆突然脱落不少,为维护金身神威、法相尊严,才用红布遮挡破损之处,叶施主可以先为其余十六位罗汉上香,改日再拜这两尊。”

听了事情原由,叶乐知道:“我夫妻一片诚心,怎可对两位罗汉如此失礼,即便两位罗汉今日不便相见,一缕清香却不可少。”

说罢,上前叩首上香,边拜边求:“保佑我夫妻得子,如罗汉显灵,我愿为罗汉补全金身。”

话音未落,忽见两尊神像竟然从莲台坠落到了地上,摔的四分五裂,惊的叶乐知夫妻与寻真老和尚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有一个小和尚从门外入内,对着三人说道:“叶施主平日一心向善,又时常捐助我寺,今日之事,幻波祖师早有安排,寺中自会妥善安置神像,叶施主可安心回府,定能早生贵子。”

叶乐知夫妇听了此话,惊喜异常,多舍了不少香油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待两人走后,寻真长老前去拜见老方丈——幻波祖师,讲起刚才的怪事,不解道:“寺中罗汉金身时常维护,昨夜为何突然脱落金漆?神像重达千斤,今日为何突然从莲台跌落?”

幻波祖师答道:“本宗名叫罗汉寺,能位至七宗,本不是无根之木。昨夜降龙罗汉与骑象罗汉的金漆脱落,乃是考验叶乐知是否敬佛。今日神像跌落,只因叶乐知确实心诚,附在神像上的分身念头已被召回,两道分身将合为一体投胎叶氏,此子与我寺有缘,将来要多加护持。”

寻真长老领命而去。

却说叶乐知夫妇回家不久,王氏便有了身孕,夫妻更是欢喜异常。

待到十月怀胎期满,临盆之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