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教授,首先声明一点,这不是审讯,只是一次常规谈话。”
“好的。”
“您看有什么想喝的吗?咖啡?茶?”
“来杯白开水就行,谢谢。”
“好的,请稍等。”
...
沈青山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布置得很温馨。
座下的真皮沙发也很柔软,坐起来非常舒服。
尽管需要非常小心的坐着。
茶几上放着纸笔,旁边摆放了一盆灿烂的向日葵,看起来十分很温暖阳光。
这一切都表明了对方的态度,非常和缓。
但再和缓的态度也无法掩饰本次谈话的目的。
这是一场心理干预。
作为大夏最年轻的空间学教授,心理干预对他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沈青山不由苦笑,之前说的话是不是有些过于惊世骇俗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话...
“抱歉,久等了。”
身着白大褂的李医生端着一杯水走了进来。
杯壁上有轻微凝结的雾气,看的出来是精心调配好温度的温水。
李医生将白开水放在茶几上,示意沈青山可以随时取用。
沈青山微微一笑表示感谢。
李医生顺势在一侧坐下,没有坐在沈青山的对立面,似乎是想营造一种轻松的交谈氛围。
“沈教授,您看还需要些什么吗?”
“不用了,谢谢。”
李医生转身打开了摆放在一旁的摄像头,回头对沈青山解释道:
“沈教授,这是规矩,希望您不要介意。”
沈青山摇摇头。
李医生春风化雨的进入主题:“沈教授,您是我国最年轻的空间学教授,不知道您研究的是什么方向呢?”
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提问,是打开目标心扉的惯用手法。
“高维空间。”
李医生赞叹道:“这是一项很前沿的科学。”
“是的,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有着类似研究。”
李医生见沈青山配合度如此之高,不由得面露微笑。
“沈教授,我对高维空间也非常感兴趣,不知道能不能给我科普一下?”
在对方熟悉的领域进行切入,是建立信任感的最佳途径。
沈青山:“李医生想了解那些方面呢?空间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只言片语怕是说不清楚。”
李医生很庆幸自己谈话前做了功课,不然话题怕是要终结在这了。
“比如说四维空间是怎么看我们的?”
沈青山尝试理解了一下对方的真正意图,不具备专业科学素养的人表述问题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太概括了。
“您是指四维空间生物对三维世界的观测表现?”
李医生点点头:“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还是您的表述更精准一点。”
沈青山点点头:“对于三维的线面体结构您应该有所了解吧?”
李医生舒了一口气:“这个我了解。”
“那好,为了便于理解,我先拿三维空间对二维世界的观测给您举个例子。”
沈青山拈起茶几上的一张纸。
“假如这是二维空间,上面的小人代表着二位空间的生物。”
说到这,他拿笔在纸上画了几个小人。
画完之后小心擦去手上沾染的油墨。
“您觉得他们看到的其他人会是什么样子的?”
李医生看着纸张上简约的小人,开始努力思考。
“大概...和我们看到的一样?”
说完这话,李医生看到沈青山嘴角露出了笑容。
他发誓,这个笑容的弧度和之前表达感谢时一模一样。
但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笑容带有一丝丝的嘲讽味道。
沈青山解释道:“李医生,我们是三维生物,可以浏览二维空间的全貌,但是二维生物受限于其空间表现,只能看到被压缩后的一个侧面。”
“如果真的存在二维生物的话,他看到的其他生物应该都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线段。”
李医生开始顺着沈青山的话去思考,试图构建脑海中的二维生物视角。
为了便于其理解,沈青山贴心的在纸上画了一条背景线,将一个小人的各个部分用虚线延伸到背景线上。
李医生看着沈青山画的背景线,嘴中不断喃呢着两个关键词。
“压缩”、“侧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