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和顺二十四年夏,五月十五日,懿德公主薨于府中。
出殡大队行至承阳街上,队伍中忽爆出一声炸响!
炸响过后,众人看见懿德公主棺木四散,棺材板爆了一地,棺木旁灵幡之上迎风站了一位女子。
那女子单脚立于灵幡尖上,稳如青山。
女子背影绰绰,单手背后,墨发随风飘摇。
魔教教主东方不归“出关”。
这边乱的不像样子,棺材之后送葬的百官队伍也乱了。
一块厚实的漆黑写着大大的红色福字的棺材板压在一人身上。
看着周围人反应,好像那人已经不省人事。
不归教主从棺材中炸出后,点脚立于灵幡之上,轻蹙娥眉看过去。
她也明白现在这种混乱的状况大约是她出关的动静所致。
虽然说她心里头觉得有人要暗害她,但她打心里头又觉得没人能害得了她。
所以底下的人乱他们的,她觉得这热闹厌烦后,自然就会离去,也不会有人敢拦她。
只不过那被压晕过去的男人煞白着一张脸。
都说相由心生,估计这人是个带刺的,那砸他也不算她错的完全。
这人平日肯定没少得罪人,今天算是给他减轻平日罪孽,好教他以后小心做人。
教主大人用面相识人,不觉有错,反倒觉得砸人是帮人家,是做了积德行善的好事。
如此自洽,颇为自得的轻哼了一声,又冷冷看向四周。
她脚下抗灵幡的小太监双腿打颤,看着随时能昏死过去。
烈日之下,一阵燥风,人心陡然醒转过来。
公主呢?公主的尸身不见了!
一众人随即惊恐,看见了高空站立的不归教主,不是他们那位骄纵跋扈的公主又是谁?
“公主诈尸了!!!”
不知道从哪里撕心裂肺喊出来的一声惊叫,掀起惊涛骇浪。
彻底让承阳大街上送葬队伍乱成一锅粥。
东方不归皱眉,谁诈尸了?这年头还有人诈尸?
不一会已经走到承阳门的皇帝一行折返回来。
看到灵幡之上如同俯瞰众生的教主,一刹那,皇后白眼一翻直接昏死过去,又是乌泱泱一群人慌乱起来。
身穿黑色广袖长袍的皇帝,胸口盘踞着一条金龙,金龙熠熠生辉。
皇帝同样是心神震荡,可他一国之君关键时刻要拿出君王的决断与气度。
皇帝先是命宫中内官照看皇后,又命人将被砸晕的晏御史抬出去让太医医治,说完这两句话不过喘两口气的功夫,他复抬头看向高处灵幡之上。
先是惊愕,复有了一丝怒气,稍后情绪又被些许慌乱占领,旋即急切中中气十足道:“还不快把公主找回来!”
听到这句龙怒,跟随皇帝身边一直保驾护航的将军冒了一头汗,他怎么能丢下皇帝陛下去找公主,这万万不能的啊!
这种情况明显是有人刻意为之,他走了,万一皇帝出事,他家九族不够砍。
皇帝颇为嫌弃看了身披军甲的将军一眼,一个眼神周遭便刷刷刷飞出十数位黑衣人,往着教主离开的方向去了。
如果将军看得不错,这些飞出的黑衣人是专属于皇帝陛下的暗卫——天惊。
再说不归教主,她原本站在高处看热闹,可又觉得乱糟糟,乌泱泱一群人看着闹心。
旋即她脚步随着心念轻动,内力流转,御着轻功离开灵幡,霎时跨过半条街,往人少的地方去了。
她走之后,抗灵幡的小太监终于受不住呆呆跌坐在地上,呆滞着一张一合着一张嘴,始终没发出来声音,最后木然看了看周遭来回听着调令的人群,往后一仰,晕死过去。
不过数息的功夫,大街之上的骚动被皇帝的军队平息,除却满地白花花的纸钱,懿德公主的送葬队伍彻底消失在承阳街上。
也是数息之间,原本烈阳高悬的帝国之都渐起凉风,天幕之上黑云压城而来......
皇帝黑着脸,一手扶着椅子坐在承阳街就近的一家酒楼之中,现场气压低冷。
大将军正襟站得笔直,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生怕火上浇油。
好在这时天惊带来了消息。
一个黑衣人在将军将要拔剑时,先跪在了皇帝面前,声音平常不过道:“公主找到了。”
公主找到了,将军松了口气,拔剑的姿势也变成单手压在剑上。
这时天边惊起一道炸雷,轰隆隆一连串,原本还能看得清的天渐渐暗了下去。
不归教主啧了一声皱了眉头,她不是啧雷,她是啧跪在她面前拦路的,这些她不认识的黑衣人。
她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