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庚元年南朝,国泰民安,帝后恩爱,百姓安乐,朝政统治廉洁自律。
青烟袅袅,黑云渐渐将白色吞没,灯火渐亮。
从远处望去宫墙层层叠叠,似数不完一般,偌大的建筑物鼎立于天地间,巍峨霸气,天下一绝。
这便是皇宫。
宫庭内,一个穿着黄衣锦袍的血气青年,正跪在青云殿外。
殿内一个穿着华贵的美艳少妇正坐于木榻上喝茶。
茶香四溢,少妇人举起茶杯,丝丝烟雾缭绕于她纤细的手指之间。
站于旁边的庄严老妇微皱眉头,忍不住开口道:“皇后娘娘,太子在殿外已经跪下了半个时辰了。娘娘还是饶恕了太子吧。”
老妇口中的皇后娘娘正是当今皇上的嫡妻,言皇后,言皇后的贤名远播,全国百姓都十分爱戴她。因此甚得皇上宠爱。
可国母之子,杞正太子却无心帝位。少年时的杞正就有出众的文采与治国谋略,可惜越是长大,越是厌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现如今长大成人,对皇权名利更是不在乎。终日只知道甩枪弄棍。
今天更是被皇后看到跟太监在宫门外赌博鬼混。
皇后一气之下便将太子处罚。
皇后听完叹了口气。手指颤了颤,把将要喝下嘴的茶杯重新放下,脸上的神情还是没有一点舒展又心疼的望向门外。
她斟酌了一下缓缓站起来还是道:“走,去看看。”
“哐……”殿门打开。正在打瞌睡的太子猛地一惊醒,揉揉狭长的黑眸赶紧跪直身子。
“杞儿你可知错?”皇后悠悠开口语气轻柔了几分。
杞正哀怨的挑挑俊眉,薄唇轻启:“母后教训的虽有理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母后怎能把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于儿臣身上。”
跪了这么久杞正的脖子细汗密布,但碍于现在有女眷在此,不便解衣,他现在只想回东宫。
皇后原本和缓的脸色,在听到杞正的辨解后顿生愠气。她捻紧手帕,看一眼身边的顺嬷嬷,道:“给太子讲一下作为储君之道。”
顺嬷嬷低垂着眼,道:“太子作为未来的天子,应当担当起治国安邦之任,时常温习功课,多关心天下大事……”
“嬷嬷,那我问你一个问题。”杞正打断她的话。
“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有谁规定以后的储君之位不会变动?你说呢?”杞正嘲讽的笑笑。
顺嬷嬷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看一眼皇后,“这……太子说笑了。太子天资聪慧,又是皇上的嫡皇子,身份地位有哪个皇子比得了?”
杞正小心移动一下麻痹的脚,就知道你这老女人会这么说。
他好整以暇道:“昨天在朝庭之上父皇还说二哥有未来的天子风范,大臣还夸他的文章写得好。唐王李世民不也是次子出身,太子李建成虽贵为储君,但最后还是惨死箭下。”
简直是胡说八道,这不是咒自己没有好结果?
皇后的手微微颤抖皱着眉头想要发怒,最后还是忍住:“杞儿先回去吧。”
皇后一共生了两个孩子,分别是嫡长女忧国公主,嫡次子杞正太子。
杞正口中的二哥是庶长子忧民。在众多皇子公主中排第二,生母是丽贵妃。这几年丽贵妃很是受宠,明里暗里跟皇后争宠。
“谢母后,儿臣告退。”杞正慢慢吞吞走回宫。
脱了衣服沐浴后,杞正枕在软榻上,拿起花生往嘴里丢。
“真无聊,真想念民间的肉包子,还有桂花糕。”杞正无奈叹气。
这个皇宫真让人烦躁。要是能出宫就好了。
上一次出宫都是一年前的事了,不知道外面又出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熄火了。
他准备入睡,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在说话。
此时的夜风徐徐,丝丝缕缕打着卷从窗外的缝隙飘进来,让人心情舒缓。
这个时辰了还有谁?应该是守夜的宫女。
“你听说过吉女吗?”一个宫女小声问。吉女??杞正一听来了兴致,蹑手蹑脚轻轻趴在门上,听她们说话。
另一个丫鬟也压低声音道:“听说过,但没有见过。听我爷爷说,她们是救人的活菩萨。说话的时候眼睛会变红。”
“我也听老人说了,她们长得像仙女一样。还武功高强。遇到有人被欺负就行侠仗义……”
她们兴致勃勃的讨论。
嘿!吉女?!还有这样的人眼睛是红的,还长得像天仙一样。杞正摸摸劲瘦的下巴笑了。好奇心更加浓烈。
小王倒是想去会会她们。
第二天清早,杞正就起来盘算要如何跑出宫去。
出门在外一定会用到银两,带得多不如藏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