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年。
史称建安二年。
汉司空曹操,亲率大军兵临宛城,讨伐张绣,以解除许都以南威胁。
宛城以南两百里。
隆中,草庐。
一队送亲的车马,吹吹打打进了院里。
喜车停在草堂前许久,却迟迟不见新郎官出来接亲。
草堂内。
一名脸色苍白的俊朗公子,却正倚躺在竹榻上,无奈的盯着自己毫无知觉的两条腿叹息。
年轻公子正是诸葛孔明,今日原本是他与黄家千金拜堂成亲的好日子。
不巧的是,他前日踏青,误食了毒蘑菇致幻,不幸坠马摔伤脊柱,摔成了半身瘫痪。
“孔明,你莫要担忧,医者不是说了,只要找到神医华佗,就能治好你的瘫痪。”
好友徐庶宽慰道。
“听闻那华神医云游四方,行踪不定,一时片刻哪里寻得到。”
“现下黄家姑娘却已送到门口,阿亮这副样子,怎么去接亲成婚。”
相貌清秀的年轻女子,秀眉紧蹙,明眸中闪烁着焦虑。
这女子,正是诸葛亮的长姐诸葛玲。
诸葛亮眉头凝成了一字宽。
黄家乃荆州大族,黄家千金何等的身份地位,怎么可能嫁给他这么一个瘫子!
徐庶眼中,蓦的闪过一道精光。
“孔明,我倒有一计。”
“我看你那弟子诸葛羽,年纪与你相仿,一样相貌俊朗,若是扮作你的样子,如非熟知你的人,绝难分辨出真假。”
“那黄家小姐与你素未谋面,你不妨让这诸葛羽假扮作你,迎娶了她拜堂成亲,先把生米煮成了熟饭再说。”
“等你成了黄家女婿后,想方设法治好你的瘫痪,再与那黄家小姐解释清楚不就是了。”
徐庶眯起眼来,将自己的计策道出。
诸葛亮眼眸一亮。
“荒唐!”
“岂有让弟子代老师拜堂成亲的道理,若是传扬出去,我诸葛家岂非成了世人笑柄!”
“亏你也想得出这等馊主意!”
诸葛玲杏眼瞪向徐庶。
“这件事就我们几人知道真相,我们不说,谁又会知道。”
“至于那黄家小姐,她已嫁入诸葛家,顾虑到自己的名声,夫家的声誉,想来也不会外传。”
徐庶却一脸自信。
“可是。”
“没有可是!”
徐庶打断了她,脸色肃然起来。
“与黄家联姻,关乎到孔明能否攀附上荆州士人阶层,关乎到你诸葛家的复兴。”
“你想想看,孔明已瘫了,若跟黄家的亲事又黄了,荆州士人谁还会再与他来往,他的前途就毁了!”
诸葛玲哑然。
诸葛家已是家道中落,他们兄姐几人从徐州逃难到荆州后,竟沦落到隐居草庐,自己织布耕田过活的地步。
迎娶黄家千金,确实振兴诸葛家的最关键一步。
“话虽如此,可咱们这般欺瞒那黄家姑娘,似乎有些不太厚道吧。”
诸葛玲低下头来,喃喃自语道。
徐庶不再说话,目光看向一直沉默的诸葛亮。
“我诸葛亮既要立志拯救苍生,匡扶汉室,便绝不能藉藉无名,在这乡野间了却残生。”
“为实现这宏愿,我也只能做一次小人,对不住那黄家小姐了。”
诸葛亮脸上浮现出慷慨正气。
诸葛玲一声叹息,不再有异议。
“那黄家小姐也是知书达礼的女子,将来知道真相后,必定能体谅孔明你的苦衷,想来也不会计较。”
徐庶笑眯眯的宽慰道。
“接下来,就得看我那弟子,愿不愿帮我这老师,渡过这一关了。”
诸葛亮目光望向窗外那个年轻人。
…
入夜时分,一场简单的婚礼在草堂内举行。
黄承彦自诩隐士,常年深居简出,嫁女也不亲临,诸葛亮虽有卧龙之名,但在荆州士人眼中,还是不入流的外乡人。
故这场婚礼的宾客,也就徐庶一人而已。
诸葛玲这个夫家长姐,兼任了婚礼司仪,怀着复杂的心情,主持了“冒牌弟弟”与弟媳的婚礼。
仪式结束,新娘先入洞房。
诸葛玲却将新郎留住。
“子腾,你千万切记,你只是假冒而已。”
“里面那个人,可是你的师娘,你该怎么做,不用我再叮嘱了吧。”
诸葛玲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