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九
第一章 (1/4)

元棋在出门前终于完成了故事大纲。答应了对方一个月交稿,还是拖了一个星期。元棋想给制片人佑佑发微信道歉,却觉得自己的理由难以启齿,编辑好的文字又删除了。

元棋是一名编剧,但五年没有播出作品了。五年,很容易被人遗忘。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市场上已经逐渐没有了位置。她不再是当年那个被制片人抢着请喝咖啡谈合作的热播剧编剧了。五年,影视圈更新迭代,玄幻剧偶像剧盛行的今天,四十岁的她能驾驭的都市情感剧也在被大多播出平台拒绝着。

年轻的时候,熬夜写剧本是家常便饭,跟组改剧本也是拎着箱子就走。可女儿斯斯渐渐大了,生活起居、品性养成、学习习惯,需要她的地方越来越多。这一需要,便是工作和家庭分身乏术。于是她的电脑也鲜少开机,她逐渐成为了全职妈妈。

这次为什么又接了剧本呢?当然是因为钱。近两年,元棋每支出一笔款都会刻意看一看短信上的余额。因为没有收入,所以余额越来越少。老公林翰是话剧院的一名演员,也会出去拍电视剧,但大多数是配角,因为没有什么知名度,所以其实收入并不高。以前元棋的编剧费十分可观,所以在婚姻中经济独立,不需要靠老公养,甚至她承担了家里的开销,而林翰的钱则由他自己随意支配。几年下来,便成了习惯。如今元棋没有收入,靠着以前的稿费在支撑,她也没有跟林翰提过半句。不说的原因是因为钱还够用,以及不想失去了在林翰面前的那份优越感。

元棋关上电脑,给制片人发了一条简短的微信:大纲已发,请查收。骨子里的那份傲气使她最终没有对拖稿说出抱歉两个字。能给对方什么理由呢?精力不够?时间不够?灵感不够?你的困难即便像大山,但有时候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一粒沙而已。希望大纲能让对方满意,那比一句对不起更让人在意。

元棋换好衣服准备出门,习惯性对着镜子再看了一下自己的妆容,突然她看见了一根白头发。这根白头发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她都没有注意。她想拔掉,又突然想起别人说的拔一根长十根,于是找出剪刀,对着镜子找了好久的位置,才终于准确地把那根白发剪掉,还顺带了牺牲了几根周围的黑头发。元棋看着手中的白发,几乎是她头发的长度,白得有些刺眼。她刚想扔,转念又拿了一个小透明袋,装了放进抽屉里。

四十岁了,人生第一根白发,接踵而来的还会是什么,她不敢想象。

元棋终于出门了。今天和闺蜜约好了下午茶。这几位闺蜜和元棋都相识于九年前,她们的孩子刚进幼儿园。亲子活动多了,投缘的家长自然成了朋友。周雅晴的儿子吴浩轩、丁蕊的女儿高羽菲和元棋的女儿林斯咏关系最好,同一个幼儿园,又进了同一所小学,孩子们抱团了,妈妈们也就常聚了。

下午茶是三位妈妈的传统,不定期举行,趁着孩子们在上课,找个地方喝杯咖啡聊聊天打发时间,然后接了各自的娃回家。元棋很喜欢下午茶的时光,甚至常常盼着这一天,如果不是有这样的约定,没有工作没有社交的她几乎都找不到理由出门。

孩子们升六年级了,进了不同的中学,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下午茶。对于女儿斯斯的升学,元棋是非常遗憾的。斯斯的学校是家门口的公立中学—文新中学。刚升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元棋就盯着林翰找人,她的目标是启明中学。民办、重点,四个字足以让元棋向往。林翰一个混话剧圈顺带一点影视圈的,能整合到的资源实在不多,好容易拐弯抹角地托人搞定了启明中学的一个名额。可是斯斯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原因是排队上启明的人太多了,名额满了,成绩排名有些落后的斯斯自然没有了机会。好在对方承诺中途只要有名额空出便能转学,让斯斯先进家门口的文新,一边读着一边等待机会。

其实进入文新中学也没有元棋想象的那么糟,斯斯一进入新的集体便很快乐地融入了,每天回来叽叽喳喳地说着新老师新同学的趣闻,元棋心里也想着,要不是因为中考的升学率不高,就在文新待着也挺好。可元棋转念一想,升学率不高已经是一所中学的致命弱点了,还有待着的必要吗?想到幼儿园伙伴都进了理想的中学,就斯斯一个人被落下了,元棋的失落感越发重了。今天的下午茶,应该是逃不开学校这个话题,她一定要让大家都知道,元棋还是有希望进启明中学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今天下午茶的地点是一家网红餐厅,元棋环顾了一下四周环境,便知道这里人均不低。果然,她一落座,先她一步到的周雅晴便开始抱怨:“人均四百多的下午茶,也就杜丽娜会挑这种地方。她真是无时不刻要展示自己的实力。”

元棋笑:“环境挺养眼。”

“养眼是养眼,可是肉痛啊。下午茶而已,一杯咖啡一碟甜点就够了。吃什么重要吗?重要的是聊什么。再说了,聚会是常有的事,老这么搞,我是吃不消的。”

周雅晴在花钱方面是精打细算的。她之前在一家百货公司做出纳,儿子三岁的时候遇上裁员,为了孩子总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