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九
第 一 章 县衙破案 (1/3)

清晨的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慵懒的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那道金灿灿的线,暖暖的照进柘城县的大街小巷,把整个林荫马路映成金色。让兄弟二人眼前一亮,因为妹妹的丢失,全家人吃睡不安。

这时,二兄弟很快来到柘城县衙,大哥张明立即拿起县衙大门前的鼓槌,一边敲一边喊叫:“冤枉啊!冤枉啊!”

突然,一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回报:“报!报告大老爷!”

“什么事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柘城县大老爷,一手拿着乌纱帽,一边吹了吹帽子上的灰尘。这顶乌纱帽多长时间没戴了。

衙役喘着粗气道:“张府家的千金小姐在花轿里丢失了。”

“什么!”

大老爷闻听所言,大吃一惊,“咋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光天化日之下,突然一个大活人丢失,她哪儿去了?”

“小的不知道,”

衙役以为问他呢。

大老爷这才发现衙役还在下边跪着呢,当即吩咐一声,“下去吧。”

“是!”衙役退下。

“看来这个喜酒喝不成了。”

县大老爷只好把要戴的乌纱帽递给夫人继续清理。

清理完毕,当即戴到头上,一边穿着蟒袍,一手提着玉带,来到大堂椅子上坐下。

他要借穿戴衣服之际,好好思考思考丢失的原因。在本县丢失新娘,到底怎么回事?

想来想去找不出答案,只好向身旁的师爷提出疑问;“莫非新娘被人杀害了。“

师爷当即推翻道:“不会吧,如果被人杀害,那要留下尸首啊。”

“那被人掠去呢……”

“一定会有人看到,”

“否则不会无缘无故的丢失。”

二人正在分析原因,突然“咚咚咚”大堂外传来的击鼓声,接着就是“冤枉啊!冤枉啊!”的喊叫声。

这时,一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汇报,“大老爷!有人击鼓喊冤告状,”

“告状人来了,”大老爷闻听所言,即刻命令衙役;“升堂!”

“升……堂……”一名衙役随对着堂外大声喊叫。

众衙役闻听升堂,怎敢怠慢,一个个跑步赶往大堂。

这时,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大堂前那颗密密麻麻松针的缝隙间射到大堂内。

大老爷伸了伸懒腰,抬头看那阳光形成的光线,透过树叶成了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个大堂照得通亮。他见升堂已经就绪,随拿起惊堂木狠狠的一摔,吼叫一声:“速速把告状人带上堂来。”

“带告状人!”紧接着衙役又向大堂外喊叫一声。

这时,这时新娘的哥哥张明和张显二兄弟被衙役带到大堂。

随两眼扫视;县衙大堂好不威武,明亮宽敞,高大雄伟,一色古风古韵的建筑,就连油漆彩绘都相当优雅别致。

二人抬头往大堂正中央头顶观看,一块金匾闪闪发光,上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大老爷稳坐在大堂案桌后的椅子上,头戴乌纱,腰扎紫玉带,还是明朝的锦缎汉服,素净的白底上绣着堇色条条蟒的花纹,玉颈微露,堇色衣边下,露出白色抹胸,分外素净典雅。

二人看罢大老爷,又看了看左右两侧,各有衙役分列在大堂两侧,一个个手拄刑杖棍,虎视眈眈,凶神恶煞,十分威武,那架势好像即将抡棒打人。他们是为大堂威严,其实在为大老爷壮胆,口里不停的喊着:“唔……”

如果是普通百姓,早被衙役的喊叫吓瘫了,张明张显二兄弟在城里居住,经常观看升堂,已是习以为常。

岂知,柘城县的大老爷,是个马大哈,不学无术,他的乌纱帽用钱买的。

不过,县大老爷还是装模作样,板着面孔,脸色显得十分威严,见告状人已经带到大堂,即刻拿起惊堂木,狠狠的一摔,“嘟!大胆刁民,既然告状,就应该把状纸呈上来,”

大哥张明和二哥张显二兄弟,并排扎跪在大堂前,闻听状纸,由于来时慌张,却忘记了状纸,只好如实的回答:“草民没有状纸,”

大老爷闻听没有状纸,其实自己早就知道,可知公事公办,告状必须有状纸,否则如何加入卷宗,随故意气愤道:“没状纸告什么鸟状,扰乱公堂,本该治罪,念起初犯,速速轰下堂去,”

衙役们闻听轰下去,清楚大老爷怕麻烦,怒吼一声;“快走!”

大哥张明不肯离开,一边挣扎,一边喊叫冤枉:“冤枉啊!大老爷为草民申冤,妹妹在花轿里丢失,请大老爷速速破案,缉拿凶手!”

“什么花轿里丢失新娘!”

大老爷闻听所言,故意惊讶,“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在花轿里抢新娘,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