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九年,一冬无雪。
所谓“瑞雪兆丰年”,冬天不下雪,来年怕是难有一个好收成。
等啊等。
直到嘉靖四十年的正月十四,深沉的夜色中,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下雪了!
“咳咳~”
韩易轻轻咳嗽了两声,裹紧了身上的被子。
终于,严寒还是将睡梦中的他给刺激醒了。
睁开眼睛。
屋檐挂着的大红灯笼,闪闪的烛光给屋子里带来了一丝光明。
借着微光,韩易隐隐约约间,看清楚了屋内的光景。
“这是哪儿?”
他茫然环顾四周,这间屋子的一切装饰,古色古香典雅异常,很像是古装剧里面的布景。
这里跟本不是他的研究生寝室!
“呼~”
韩易掀开被子,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刺骨的寒冷倾入韩易的身体,许是寒冷刺激,韩易的脑海中,突然多出了一道记忆。
“我是韩易韩玄阳,大明朝浙江省杭州府淳安县的一名小地主!”
韩易呆了好久,才接受了脑海中多出来的记忆,同时接受了一个事实。
他,穿越了!
穿越到了嘉靖年间,成为了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
家中不算特别富庶,却也有良田百亩,商铺一间,奴仆数个。
小日子过的属实是不错的。
“可是,这里是淳安县啊!”
韩易欲哭无泪。
他觉得,老天爷这是在耍他。
“现在是正月十四的夜里,我记得没错的话,明天嘉靖就要召集内阁开一场御前会议。”
嘉靖四十年正月十五的御前会议,非常重要。
光看会议参与者,就知道这场会议非同小可。
这场会议的参与者有:大明天子朱厚熜,内阁首辅严嵩,阁老高拱、徐阶,小阁老严世蕃,新晋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这场会议,是严嵩党羽和清流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双方围绕国库亏空展开论述,定下了改稻为桑国策,为后面的毁堤淹田埋下伏笔。”
改稻为桑,毁堤淹田,直接受害者就是淳安县的老百姓!
韩易目光凝重,联想起前因后果。
嘉靖三十九年,国库亏空一千四百万两白银。
怎么填补国库亏空?
很简单,开源节流。
但是。
“嘉靖要是能节流,他就不是嘉靖了!”
有明一代,最荒唐的皇帝,莫过于嘉靖帝。
嘉靖帝?
哦,不,应该叫朱道人!
在位四十五年,除了前期做出点成绩外,后面的全部心思,投入在炼丹修道求长生上面。
你说你炼丹修道求长生,也没事。
谁叫你是皇帝呢?
大家还能管到你不成?
问题的根源,不是出在这上面。
而是在于嘉靖为求长生,花的钱太特么多了。
光是嘉靖三十九年这一年,国库亏空的一千四百万两白银,有一千两百万都是被朱道人挪用的。
造战舰的钱?
拿来吧你!
修河堤的钱?
拿来吧你!
防范倭寇的钱?
拿来吧你!
上行下效,皇帝是这样,底下的达官显贵不是变本加厉?
“明武宗,修个豹房花了二十四万两,被骂了快六百年。”
“啧,如今看来,真为他鸣不平!”
明武宗御驾亲征,斩杀了蛮夷的小王子,威慑蛮夷数十年不敢犯边。
这一手,给大明省了何止千万的银子!
他花个24万两修豹房怎么了?
反观朱道人。
修一座万寿宫,就要了300万两白银。
特么抢的还是兵部用来造战船的军费!
以至于,倭寇都能骑在大明朝头上拉屎!
在韩易看来。
有明一代,朱道人算得上第二档拉跨的皇帝。
有人要问第一档是谁?
还能有谁?
当然是我雷打不动的大明第一战神啦!
“这坑爹的狗皇帝,没钱了就想着改稻为桑。”
开源的方法选择改稻为桑,错的很离谱。
改稻为桑,顾名思义,改了农田种桑树,养蚕吐丝卖丝绸,发展纺织轻工业。
由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