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三十年,二皇子佐佑谋反,取代当时已经接近疯癫的慧远帝成为新帝。而后立国号久安,自封惠安帝。因其谋逆之名而让众臣不满,故而反对之声颇多。
只是佐佑性格狠辣,不似先皇的怀柔政策。对于朝堂好一番整顿,清理朝堂顽固老臣及蛀虫,其中他的兄弟皆免不了在政治斗争中死伤。
早期的佐佑是个有野心的帝王,为了把自己打造一个合格的君主形象,在朝堂站稳跟脚。他听取丞相孟月的建议,从百姓入手。因为颁布的一系列政法对于百姓多为有益,故而在一段时间内其名声在民间高涨,亦是深受百姓爱戴。不过此番难免与世家贵族结仇,此为后话。
彼时倒也是一副国家安宁,百姓和睦的景象。只可惜这一切都没能持续多久,在高位待的长了,安逸太久难免产生贪欲,再加上慧远帝留下的隐患,内里已是岌岌可危。
身为一个皇帝,听多了阿谀奉承之言,反而失了初心。大抵是天家骨子里留着同样的血液血液,佐佑也同慧远帝一般变得残暴不堪,是非不分,荒淫无度。
朝堂日渐腐败,奸邪当道,仅剩下的那批忠臣也都是跟着他起兵的那些人。至于先帝留下的臣子早就罢官把家归,这天下隐隐有乱世之象。贤能之士多为避世不出,此为避祸。
在此般背景之下,民间出现了一批自称侠客之人。他们为了守护民间正义之事而存在,有他们在的地方被称为江湖。
他们游离于朝廷与百姓之间,偶尔劫富济贫。因其来影无踪,能力卓越,朝廷皆拿他们无法。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与朝廷作对,朝廷便也放任他们的存在。
所谓江湖的一方天地,同样是人多便混乱起来。若说最初群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百姓,而后来却只是为了自身不受束缚罢了。于是为了江湖不再出现乱象,众人建议建立武林盟,用来制约江湖人。
只是这武林盟虽是建起来了,却是在选择让谁做盟主这件事上犯难了。能成为盟主之人当是有大能的,且能保证他们这些人的利益,在各方面都要做到公正,然而目前并未发现何人适合,谁也不服谁。于是所有侠客都很默契的决定,在武林盟主产生之前,他们仍是以目前的状态行事。
不过武林盟主虽未选出,武林盟却是早已成立,也由江湖中地位最高的五位共同执掌。群侠可以通过武林盟接取任务获得报酬,也可以寻求武林盟的庇护。当然,一切都是等价交换。
有人愿意归入武林盟,自然也有人不愿。只是群侠虽不归于武林盟,却也愿受武林盟的差遣。
江湖多是能人辈出,尤其是在朝廷落败之下,越发惹人注目。只是江湖虽与朝廷之间进行牵制,却是谁也不肯越界半分。朝廷是不想摊上这个麻烦,而江湖人心中仍是有着传统的尊卑贵贱想法,以至于到了现今也还是维持着现状,互相忌惮着。
江湖人奉行江湖事了,无论生死决斗还是小打小闹,断没有牵扯上旁人的理。彼时虽说没有正邪之分,却也有好坏一说。若是遇上他人行不义之事,在不危害普通人的情况下,虽说能劝上一劝,或者阻止一下,却是拿那人没办法。
在百姓心中,江湖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那些侠客总能在百姓遇到危险的时候出现。久而久之,百姓对他们给予厚望,将希望全托付于他们身上。
行走江湖少不得名号,于是渐渐的民间流传起了他们的故事。
每每午后,那些闲来无事之人皆会来这茶楼喝上两盏茶,听说书人说江湖事。可笑那说书人身不在江湖,却凭一张巧嘴说的众人眉开眼笑。
“且说上回提到的苏木少侠,单枪匹马闯入百悦阁,一连打伤十大杀手,竟是毫发无损,那些杀手也只能看着苏少侠离去……”说书人摇着手中张开的折扇,满脸得意,仿佛故事中的当事人是他一样。
“苏兄今日,竟又被说书人拿出来好生吹捧。”今日苏木本是处理完一件大事,与盛宴,盛泽二兄弟正欲往回赶前去交差。正逢午后暂停茶楼歇息,这一路尽是听多了这些夸赞苏木之言,未曾想此地也是如此。
苏木听了并未有何喜意,仍是自顾自喝着茶,他之所以能在江湖上站稳脚跟,便是因为在外表现的不骄不躁,至于他原本的性子自然是不会在这些人面前表露出来。
“假的吧,谁不知道百悦阁有多强,哪里是不知道名号的人就能打败的。”那说书人刚说完,立马就遭到了他人的反驳。
“你们难道不知道江湖侠客榜吗?江湖侠客榜,一年一放榜,榜上可都是赫赫有名的高手。而这苏木不仅上榜了,还位居第二……”说书人捋了捋胡须,笑的那是一个得意,仿佛在嘲笑他人的无知。至于刚刚开口的那人早已是闭口不言了,倒是边上其他人开始好奇起这江湖榜了。
“苏少侠的厉害我是知道的,只是他竟然才第二,那第一该多逆天啊。”
“就是啊,你倒是说说那第一是谁?”一人问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