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九
第一章 横空出世 (1/2)

夜色中的郢下,死一般沉寂。郡守府的院子里开着合欢花,满园都是浓郁的香气。一个女子独自站在院子当中,望着月亮出神。她一身夜明战甲,眉若远山,眼含秋水,菱唇微红,肤若凝脂,鼻子比一般女子略高些,却不显得尖利,乌发利落地束在脑后,英气逼人。她是虞国大将军木衡的幼女,缇骑营女校尉,木西子。

当今天下三分,虞、朔、望三国鼎立,数百年来战争不断,却又相互依附,难分难离。虞国地处东南,农耕发达,鱼盐富足,水运便利;北方是朔国,以游牧为生,正因为是蛮族,所以朔人个个生的高大威猛,且善骑射。北方长年的风沙暴雪早已将他们磨砺成性格刚毅,体魄强健的民族,更视虞国为肥肉,时常来边境骚扰。西方是望国,东方氏一族,以畜牧为主,农业为辅,且多与邻国进行香料贸易,早些年从虞国引进冶铁技术,现已慢慢发展起来,实力增强。虞国与望国多香料,畜牧产品贸易。望国也有赖于我国的生丝,茶叶,陶瓷,船只等。两国各取所需,更因为北地朔国的威胁,结成同盟。

三个月前,北地传来军情,朔国再次集结兵力进犯虞国疆土。这一次不止是骚扰那么简单,骆驼骑兵已经攻破北地防守,大有南下牧马之势。朝廷主战派力争发兵讨伐,木衡将军临危受命,带领军队十万北上抗击,儿子木子清和女儿木西子分别为左右军副将,星夜兼程,不过十天就进驻了北地重镇郢下,与敌军临城对峙,等待同盟望国的军队支援,转眼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中,两军之间也颇不宁静。朔国屡次前来叫阵,木将军据守城门不开,双方僵持不下。朔国乃北方狼族,是行部落兵役制,战斗力远在普通军队之上,木将军避其锋芒,转而打持久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虞国虽物产丰盈,占尽地利,却因为一直奉行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导致国富却兵不强的现状。军中将士尽是江南子弟,不耐苦寒,若是没有援军,怕是经不起一战。可是,援军什么时候到还是个问题。双方盟约早已达成,可是这都一个多月了,连望国军队的影子都没看到。照这样下去,怕是还没等到援军,他们就先全城饿死了。

木西子想着,隐约听到喊杀声,只见远处天边红光一片。一个士兵匆忙跑来,跪地说道:“将军,敌兵夜袭,主将升帐!”

木西子蹙眉,这已经是这个月来的第六次夜袭攻城了。郢下的城墙,怕是已经打薄了。

主将帐就是郡守府大厅。此时议事大堂里早已点起了油灯。木衡将军独自站在巨大的舆图前,身后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投在舆图上,一半都隐没在黑暗里。堂下副将们全都戴甲佩剑,位列两旁。昏暗的灯光下所有人面色明暗不定,沉默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叹息,空气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木西子上前行礼,说道:“拜见将军。”

木衡点点头,说:“来全了。左将军,你说说吧。”

“是。”木子清上前一步,说,“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敌人的夜袭一次比一次厉害,我们损失惨重。这样下去,怕是撑不了几日了。”

大堂里一片静默。

忽然一个扎锣嗓子说道:“反正也是死,不如冲出去跟他们拼了!杀死一个保本,杀俩就赚了!”说话的人名叫韩擭,是木衡麾下一员猛将。他这一说,众人都不淡定了。

“浑话!”木衡开口,那人也不敢再言语。一时间再也没有人说话。其实人人心里都清楚,兵无相继,粮草不足,这一仗,再无胜利的可能。

忽然角落里有人清了清嗓子,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在他身上。此人名叫赵继,本是郡守府的领书。因为随军书吏在第一日视察城头的时候就被流矢射死了,他便代充书吏之职,记录军帐事宜。此人平时话甚少,少得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哑巴,因此今日发声,真可谓一鸣惊人了。

他站起身来,说道:“大将军,各位将军。军情大事本由不得我来说什么,只是事关国家危亡,匹夫有责,在下斗胆进言。”

木衡回过身来,说:“请讲。”

“在下这几日来听帐,对军情大概也有了个了解。若按常规来说,结局如何,诸位将军身经百战,必比我一个书吏清楚。所以在下觉得,如果想取胜,就只有出奇了。”

木子清上前一步,说:“请问先生,如何出奇?”

赵继一笑,说:“我不知道。”

大堂里当时就开锅了,那个扎锣嗓子差点没上去抽他。

赵继高声说道:“不过我认识一个人,他可能知道。”

木衡抬手,众将安静下来。

木衡问:“什么人?”

“一个奇人。”赵继道。

“放屁!”韩擭是真看不上这种卖口舌的。

木西子走到木衡身边,轻声说道:“父亲,事已至此,宁可信其有。”木衡闭目,终于点点头。

木西子走到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