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沧州城。
小雨淅淅沥沥,一行人马撑着油布伞,走在青石砖铺成的道路上。
车队有五辆马车,其中四辆押货,一辆带厢载人,十几个身披轻甲的带刀护卫,二十多个民夫。
他们披着油布雨衣,有的骑马,有的坐在货车上,有的走路。
“公子,前面有家客栈,咱们就在那里歇息一下。”
带厢的马车上,五十来岁模样,两鬓发白,穿着黑色布衣的车夫说道。
“好。”
车厢里传出一个年轻的声音。
“公子有令,前方客栈停歇。”
车夫喊道。
本来神情疲惫的护卫和民夫们,脸上立即展开笑容,小声说起话来。
到了客栈门前,老车夫勒停马车,下车进入客栈,走路时一瘸一拐的。
老车夫跟掌柜的说好了,给了钱,掌柜的叫来两个小厮,帮助他们将马车牵去客栈后面的马房。
带厢的马车上,门帘掀开,走出来一个衣着朴实,相貌俊朗的青年男子。
青年男子背着一个皮革书包,款式类似旅游包,画风颇为奇特。
“小心。”
老车夫伸手去搀扶他。
“不用,我没那么金贵。”
张翊自己下了马车。
“几千号人指着您养家糊口,您要是出了闪失,老头子可担待不起。”
老车夫给他撑伞。
“过于谨慎。”
张翊走进客栈,掌柜的见他有牌面,亲自引他去甲字号的客房。
进入客房,里面十分宽敞,虽比不上总统套房,却也是客厅浴室隔间俱全,桌椅屏风一看就是昂贵木材。
“客官,您要点什么?”
掌柜的问道。
“给我来半斤熟牛肉,半只白切鸡,两个素菜,一壶热米酒。”
张翊熟练地道。
“您稍等。”
掌柜的去安排。
进入客房后,张翊关了房门,门外有两个护卫不辞幸苦地站岗。
张翊走到案桌前,卸下背包坐下。
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一本薄子和笔墨。
他用的不是毛笔,而是自制的钢笔,墨水也是自制的油墨。
打开薄子,扉页标题:大唐调查书(7)。
这本书有两厘米厚度,跟教科书差不多大,上面记录的都是民俗见闻。
‘八月十六号,天气炎热,我的车队到了锦州境内。’
‘锦州在大唐算得上富庶。’
‘此地水脉复杂,温热多雨,很多百姓以打鱼养鱼为生。’
‘渔民又在鱼塘边,河边上种桑树,养蚕,衍生出了发达的丝织产业。’
‘路过白龙山下时,车队被两个背剑武者拦住,说此地乃是仗剑门的地盘,过路人都得交一笔过路费。’
‘我不愿惹事,便让老傅去给钱。’
‘不料对方见我们是行商的,狮子大开口,一个人就要十两银子。’
‘我们车队有四十多人,加起来就要四百多两,须知寻常百姓家一年的花销才二三十两银子。’
‘这种事见多了,老傅自知如何应对。’
‘先是跟对方套近乎,然后卖惨说货物被盗贼抢了些,得去城里卖完才有钱。’
‘对方若是依旧蛮横,便叫护卫们去卖肌肉,威慑一番。’
‘最后扣扣搜搜地让商队所有人,凑了四十多两碎银子,外加两本我亲手拟刊的小黄书。算是应付过去。’
‘过了白龙山的关卡,我们在附近一个村落歇脚。’
‘我跟附近的村民聊了许久,得知白龙山以前乃是无主之地,后来朝廷剿匪缺钱,就把这座山卖给了仗剑门。’
‘仗剑门本是个不入流的门派,买下白龙山后,也掏空了家底,于是干起来山贼的勾当。拦路收费,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土匪该干的基本都干了。’
‘也不知朝廷剿的是什么匪。’
‘......’
张翊穿越到这个世界快十年,刚开始只有十七岁,现在二十七岁。
一来就激活系统,任务是推翻大唐皇朝,建立一个新国家。
第一个子任务是‘十年调查期’。
完成调查任务,并得到系统认可,既能得到一笔奖励。
“算算时间,今天就是最后一天。”
张翊记录了每一天。
他拿出【大唐调查书(1)】,看第一天的日期,今天果然是最后一天。
我穿越过来那天,是早上还是下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