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始皇二十六年。
夜幕早已垂下,此时的深宫之中,要论谁最费心费神,非嬴政莫属了。
每日无比繁多的竹简呈放在案台之上等待着他的批示…
说实话,这活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统一的虽是六国,掌管的可却是两千多万人!
所有部门层层上报,最后都堆积到他这里!
难啊!属实是难!
遥想自己之前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如今已成。
昔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场景也尽是历历在目。
跟打仗相比,治国同样极具难度,没一个是好差事!
而各地常常出现的瘟疫、天灾,以及不时冒出来的那些残党余孽。
一想到这些问题,祖龙头都大了!
看来是时候考虑东巡这件事了!
让这天下的黎民苍生好好见识下自己是怎样的一位圣主明君!
可能也是这段时间操劳过度的原因。
祖龙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什么眼袋,黑眼圈一个不落!
在过几个时辰又得上朝了…
堂堂千古一帝此时也抵御不了身体的困倦之意。趴在案台上,睡了过去。
翌日。
章台宫大殿内。
在与各大臣决议国内诸多要事后,祖龙也借机试探了下众人的态度。
得知自己要东巡这件事,文武百官简直炸锅了。
当然,一个个老狐狸倒不会喜怒形于色,不过祖龙自己能够感觉到。
这件事对他们冲击很大,而且没有一个人敢率先表态!
东巡对于这个刚刚建立的帝国来说,完全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也涉及到了诸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安保问题,要是陛下被那些隐匿在民众的刺客伤到,这可没人敢担责。
而此时的国库也并非富可敌国,加上近期大兴土木工程,账本上已然是赤字严重。
整个朝堂上敢率先表明立场的,倒是一个没有。
交头接耳的倒是不少,想说又不敢说,不说吧,这么大个事大家伙也憋不住…
也罢,祖龙看见他们也是够烦的,直接退朝以后再议了。
空荡荡的大殿上就剩祖龙一人,斜靠着椅座,单手撑着额头…
“陛下,长公子和十公子求见!”
嗯?这两小子怎么同时找朕?!
叫他们好好跟着淳于越学圣贤之书,怎么这时候还反倒跑来找自己?!
“宣他们入殿吧!”
见两公子气宇轩昂地走在大殿之上。
相比于扶苏,赢霸的身材更为之魁梧高大。
很明显,听这名字都能感觉到十公子的脾气并不是很好。
按理说他也不是什么十公子,莫名其妙就穿越到了秦朝,前世就是德芸社里一个十八线讲相声的!
“你们两人也算来的好,既然都来了,那就帮父王解解忧吧,也让朕看看你们最近学的怎样!你们对朕出宫东巡一事如何看待呀!”
两人相约而来本就是因为某些观点产生了分歧,才找了上来。
这倒好,反而被祖龙给问上了。
“陛下,淳于越求见!”
“呵,来的好,宣!正好让他站旁边看看他教导的学生的表现,今天我就来当当老师。”
淳于越低着头缓缓地走了进来,其实他也不想来的,只是这两位公子为了书上的一些话竟争执了起来……没办法,也只能跟着过来了。
互相一番熟悉的君臣问候后,淳于越站立在一旁。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儿臣以为只要父皇用仁德之心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如今天下一统,百姓刚刚摆脱战乱之危,百废待兴……若父王此次出行甚至会给那些乱臣贼子趁机作乱的机会!于国于民都弊大于利。而父王的仁德之心天下皆知,东巡这事暂可缓缓,假以时日,民心所向已是定局!”
此时的扶苏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才华。毕竟孔圣人关于怎么治国的道理可是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书上,父王还直截了当的问自己如何治国…!
关于东巡这事,扶苏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毕竟父王很早就有了这个念头,不过他也不太敢明说,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在扶苏心里肯定是不赞同的,而且还要说的委婉了一些,以父王的安危作为挡箭牌,这样便无可厚非!
说完后的扶苏自己都微微点头,这回答简直绝绝子了!
一旁的淳于越也十分满意,通过眼神好像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